1)247又憋大招_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媒体记者要找新闻,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靠自己腿脚勤快,没事就去各种地方打探消息,挖掘素材;二是靠自己的人脉网络,容易出新闻的单位安排个通讯员或是找个内线,有点风吹草动地赶快来报。

  而在互联网开始普及之后,记者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这可真是个宝贝,只要留意挖掘,有不少可写的东西。渐渐地,部分记者开始了全新的“泡”新闻工作模式——全天候泡在网上找新闻素材。

  所以也别抱怨什么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想当初,网络新闻的来源基本就靠抄袭各家实体报刊的内容,看如今,传统媒体却动不动炒网上的剩饭。这不衰败才有鬼呢。从起初的各大论坛,再到随后的博客微博,都见证了记者扒素材的历程。而随着许多职能部门的网站公示规范化,也成了采集新闻的来源之一。

  于是,在寒冷冬季的一个普通工作日,当国家工商的官网上发布了一条新的公示信息后,很快就被有心人快速传播起来,尤其在跑经济条线和科技条线的小圈子里,这条消息就像是颗深水炸_弹,把所有的圈内人都搅动起来。

  公示信息的文字很简短,就是关于工商方面通过一家名为深空漫游宇航公司的注册申请,这其实还不算什么,国内在2014年就通过了第一家私人宇航公司的注册。

  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这个就有点意思了,国内之前注册成功的几家私人宇航公司,创办人多是学院技术派背景,资金比较拮据,风投对这个新行业也很谨慎,目前还没有哪家拿到过比较大的投资。别说什么注册资金都是假的之类的傻话,那都是需要成本的,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更有趣的则是经营范围的描述,赫然写着“外太空旅游服务、外太空科研服务、外太空环境探索”等。若不是出自正规渠道,几乎要以为是哪个三流段子手憋出来的冷笑话。

  很快,这家深空漫游公司的股东方资料就被人扒出来了——无限未来公司全资控股!

  媒体圈瞬间嗨了,这种放在其他公司身上都像是炒作的梗,换成这家,还真是有不少想象空间呢。无限未来公司,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凭借一系列黑科技产品,已经在国内外都立起了高科技先锋的形象。

  无数申请采访的邮件和电话飞向了无限未来公司。

  ……

  ……

  义东园区,每周定期的高层例会,常规的工作进度汇报完毕,陈文浩一一点评并布置了近期工作重点。放在往常,例会就已是尾声了。陈文浩对冗长会议很反感,所以公司的会一向都是精炼路线,车轱辘话场面话套话说得很少。

  只是这次的会场气氛有点奇怪。众人都没有要散会的意思,反而是注意力更集中了三分,不时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