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6引擎试车_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点击启动按钮之前,王志伟感觉到了自己手臂的僵硬,看来内心的紧张已经影响到了身体。他自嘲地扯动嘴皮笑了下,安慰自己毕竟是第一次,就像是大姑娘上轿,难免兴奋激动,再加点小惶恐。

  透过他眼前这个整幅的透明防护窗,外面是一个占地超过一千平米,顶高至少超过二十米的车间,空旷的车间中间有用特殊钢材搭建的台架,这便是测试发动机的试车台。

  此刻,已经有一个直径不到1米,长度在1.5米左右的金属长筒状设备被固定在台架上了。

  王志伟长呼了一口气,一指头点在了红色的启动按钮上。接下来,似乎就在一呼一吸的时间后,外面台架上的长筒状设备的尾部开始散发出点点蓝光。

  全新出炉的电推进引擎,就此开始进入测试状态,与电推进引擎相联的测力台架和排气系统组立刻同步开始了工作,还有许多前台看不见的测试仪器同样在忠实地运转着。

  几秒之后,海量的数据被汇总到了这间控制室内的总控区域,十几块虚拟投影光屏上,原本空白或是静止的各种参数值瞬间开始千变万化。

  “推力值持续上升,没有异常。”

  “引擎核心温度在标准范围!喷射区温度在标准范围!”

  “多变量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惰性气体消耗速度在正常范围。”

  ……

  电推进技术研发组的成员早已各就各位,每人守着几块光屏,紧盯着上面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读数,每隔一段时间将运转情况大声读出。王志伟巡视了一番,欣喜地发现电推进引擎的首次试车有一个非常顺利的开端。

  过去的一个多月,他得到的惊喜已经足够多:向老板的汇报会结束之后,项目研发组得到了更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团队成员也拿到了丰厚的奖金,士气高昂;随后,老板拿过来一个数据模型,据说是可以模拟电推进引擎的推力增强曲线,本来他还将信将疑,没想到在更换了几处关键节点的基础材料后,实验数据竟然和数模的模拟值逐步接近,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拿下了之前大半年的成绩,推力在已有基础上又提升了几十倍,单引擎推力接近了一百吨!远超预期!更大的惊喜则是项目组这边刚完成引擎系统的设计和架构细节,园区内的智能生产车间就开始制造实样,然后今天已经进入了试车阶段。

  实际上,他对公司在后山区神不知鬼不觉地,建了个规格如此高的测试车间都还没完全回过神。在美国的时候,他也曾跟着导师使用过几家大型工业集团的试车台,对此有所了解:像发动机引擎测试需要的常规配套仪器,有好几种都需要根据测试项目的不同要求进行提前的定制化采购,周期动辄就是3-6个月。也就是说,在电推力系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