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7章 河东系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是最后一批漕粮了,但未必是最后一批物资。

  这些年,九月下旬开始,就有产自辽东的各类物资运抵河北各港口,然后经永济渠、黄河水运至河阴,再溯伊水而上,输入洛阳。

  就在昨天,仓中还储备了一批咸鱼干、肉脯,几乎把地下冰窖给填满了。在运河封冻之前,这类物资的运输根本不可能断,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运输季了。

  接下来得加把劲,免得被人揪小辫子,特别是在他大嘴巴胡咧咧之后。

  郭崇韬住进了河阴驿之内。

  想起方才河阴仓见到的那个胖子仓督,不由哂笑。

  吓唬吓唬他得了,那熊样估计尿裤子了吧?唔,最近几年去西域住兔子洞的人确实多了点,难怪他那么害怕。

  话说海运粮食,一直是郭崇韬极力推行的事情。

  作为淮海道转运使,他不但要转运本道的税粮,有时候还要转运江南、辽东运过来的粮食,收储之后,统一通过黄河水运至洛阳。

  倒不是想拍圣人马屁什么的,他的性格不容许他做这些事情,总觉得靠揣摩上意、溜须拍马升官上去不是那么回事。我就是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无人赏识我也这么做,以前在晋王李克用身边时就如此,今上如此英明神武,难道还能强按着我的头不成?

  有关海运,郭崇韬是真心支持,觉得这样有诸多好处。

  说句难听的,如果再像前唐那样,出现徐州银刀都之乱,截断漕运的话,海运还可保证江南与洛阳之间的物资运输畅通。

  甚至于,如果中原大乱,天子北狩,依靠草原劲兵南下平叛,只要北都北平府还在,江南的钱粮就仍然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往北方,支持平叛大军的征战。

  好处是非常多的,而且事关朝廷安危,只有眼皮子浅的人才会不重视。

  呃,不知不觉间,郭崇韬发现自己越来越关心这个朝廷了。遥想当年晋王刚死之时,他心中还好惆怅、迷茫,虽然做了大夏的官,却未必多认同。

  没想到啊,没想到。

  “来,满饮此杯。”驿站内人声鼎沸,有来自外州的考学士子,眼见着快过截止日期了,也不去礼部登记报名,居然还赖在河阴宴乐。

  郭崇韬看了他们一眼,书生意气,真好!

  他唯一羡慕他们的一点就是年轻。

  自己已经六十岁了,虽然身子骨还很硬朗,吃得几大碗饭,骑得烈马,开得强弓,也能熬夜处理公文,但时光已如流水般悄悄溜走。

  这是世间最无情之物。无论贫富贵贱,都逃不过时光的摧残,公平无比。

  六十岁的人,还想建一番功业,是不是太贪心了?

  不过,或许还不算晚。

  郭崇韬看着随从们给他斟的酒,端起来一饮而尽。

  辣!辣得够舒服,辣出了他的雄心壮志,几乎让血液都燃烧了起来。

  他现在还是淮海道转运使,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