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7章 河东系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而上,输入洛阳。

  冯道沉默,不接这个茬。

  河东降得太晚了,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好位置都让关西人、河南人占去了,河北人、河东人所得甚少。要想翻身,只能指望新君了。

  话说海运粮食,一直是郭崇韬极力推行的事情。

  这年头做官,说实话都喜欢提携乡党或亲戚。没别的原因,用起来放心,哪怕能力不足,只能干个低等的杂役,那也是自己人,很多不方便做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他来办。再者,你发达了不帮助乡党亲戚,回乡探亲时脊梁骨都要被人戳塌了。

  他知道郭崇韬这人心思热切,被压抑许久的河东系官员多半也一般无二。

  “好。”族弟飞快离去。

  吓唬吓唬他得了,那熊样估计尿裤子了吧?唔,最近几年去西域住兔子洞的人确实多了点,难怪他那么害怕。

  仓督族弟脸色发白,半晌后才道:“四哥,要不逃……”

  倒不是想拍圣人马屁什么的,他的性格不容许他做这些事情,总觉得靠揣摩上意、溜须拍马升官上去不是那么回事。我就是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无人赏识我也这么做,以前在晋王李克用身边时就如此,今上如此英明神武,难道还能强按着我的头不成?

  有关海运,郭崇韬是真心支持,觉得这样有诸多好处。

  “那也不近啊,还不如走漕渠、汴水运来京城呢。”

  当然,也有人猜测郭崇韬可能入枢密院,毕竟他允文允武,文官武将都可做得。

  都亭驿东京大驿,规制宏大,冯道、郭崇韬入京述职,都分配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居住。二人寒暄已毕,联袂进了院子,坐下闲聊。

  他记得冯道是同光四年二月出任淮南道转运使的,至今已五年有余。

  冯道似未发觉他大变的神色,继续说道:“太子刚刚巡视到陇右道,开过年来,定然北上凉州,再折回关北。看圣人的意思,或要与其汇合。”

  六十岁的人,还想建一番功业,是不是太贪心了?

  不过,或许还不算晚。

  甚至于,如果中原大乱,天子北狩,依靠草原劲兵南下平叛,只要北都北平府还在,江南的钱粮就仍然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往北方,支持平叛大军的征战。

  “难说。”冯道说道:“开过年来,可能要先随太子北上。”

  “几月赴任?”郭崇韬问道。

  说句难听的,如果再像前唐那样,出现徐州银刀都之乱,截断漕运的话,海运还可保证江南与洛阳之间的物资运输畅通。

  在乱糟糟的河阴驿过了一夜后,一行人第二天继续启程,搭乘一艘往洛阳运送咸鱼的漕船,花了数天时间,于十一月底抵达了洛阳。

  郭崇韬看着随从们给他斟的酒,端起来一饮而尽。

  两人说话声音不大,但不防从船舱内走出来个朱袍官员,身后还跟着五六个朱袍、绿袍,顿时吓了一跳。

  码头力工们仍在一丝不苟地搬卸着货物,间或说笑几句,完全没注意这边的情形。

  “来,满饮此杯。”驿站内人声鼎沸,有来自外州的考学士子,眼见着快过截止日期了,也不去礼部登记报名,居然还赖在河阴宴乐。

  仓督额头渗汗,下意识觉得新娶的第三房小妾不保,刚许了人家的女儿也要被抓进掖庭局洗衣了。

  “本朝真正的家底,可还没交托到太子手上呢。”冯道隐晦地说了一句,随后又道:“但也不好说,全看圣人怎么想了。”

  “海运至无棣,再水运而回。”仓督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管不了那么多,也不想主动凑到太子身前去——外人都以为他的升官是得太子举荐,事实上他很清楚,多年前圣人就很看重他了,是圣人主动把他送到太子身前的,想躲都躲不掉。

  见冯道不说话,郭崇韬有些不高兴,轻哼一声后,看着小院外飘起的落叶。

  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机,已在眼前,他等不及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