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四章 科考试中(四)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一人,假设那人答只读过一本书,那么,那本书几乎百分之百的可能必是【论语】。

  读书人读过论语的极多,而读过孙子兵法的,则少了很多。

  开场没一会儿之后,有士子看着满卷陌生,难以下笔,最终羞愤而起,喊着要直接交卷。

  考场之中,不让随意喧哗,有人不听搅扰纪律,监考的关羽刘备相视一眼,两人眉头皱起,走了过去。

  到了那个出声喧嚣的士子面前,刘备认出,此乃涿州十五士子当中一人,刘备问,为何喧嚣。

  士子羞愤答到,“某未曾读过《孙子》,一句答之不出,故想交卷就走。”

  刘备目视着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年轻士子,目视其良久,刘备忽而笑了,刘备若有深意的道,“不曾读过《孙子》,答不出来,此无妨,可看看最后几题。”

  勉励完士子之后,令其回位,刘备与关羽回前边去了。

  羞愤不已的年轻士子坐回位置之后,他端起灯盏,凑到试卷上,把试卷往下狠拉,他看到,在试卷最下位置,有另外几道题。

  当先一题乃是,【兵法读尽,可足持之纵横?】

  题干了了几字,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士子看到这了了几字,突然找到了一个知己一般。

  士子愤愤心想,(对!便是如此!未曾读过兵法怎地?谁言不读兵法,就不会打仗?)

  羞愤的情绪瞬间得到了宣泄,自尊心强烈的涿州士子奋而提笔,刷刷下下,“世人皆曰,不通《孙子》,便不能知兵。岂不知,周时有姜尚,又何曾读过《孙子》,谁又岂敢言姜尚不曾知兵?

  以《孙子》一书,评判掌兵之能,大谬……”

  全然错了,在羞愤难平的状态下,涿州士子失却冷静,把题干的意思全理解错了。

  题干意思是问,问读尽兵书,能否持之纵横,本意乃是引论兵法理论与实战两者当中的差异与关联。

  然而激愤的涿州士子,愤而怒斥以兵法典籍评断用兵能力的荒谬。

  先贤之兵典,智慧所聚,以兵书作为评断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又哪里错了。

  有句话说,脾气可以有,但是脾气不能大过本领。

  此涿州士子便是如此脾气太大,《孙子》没读过,这问题不大,但没读过就没读过,但以此为愤,还愤而斥骂《孙子》无用,愤而斥骂世人荒谬,此却是大不该。

  但凡此涿州士子能谦逊一点,自尊心不那么过度,若能以平和的态度去审视试题,那么,哪怕是没读过《孙子》一书,最后几题也能答的出来。

  问,兵法读尽,可足持之纵横。

  不能。

  战国时赵括,便不就是熟读兵法,不知变通,结果兵败身死。

  ——

  一段时间后,时间到时,甲士们撤去了围帐,士子们摊卷于桉,陆续离场。

  关羽下去收拢试卷,战兵们紧随其后各处忙碌着,战兵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