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二十四章 科考试中(四)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检查着火把架上的火把的燃烧情况,或是给灯盏中添上一些油,或是给砚台里再研些墨,仔细做着后勤保障工作。

  与此同时,巨鹿城西郊两里,有举着火把的骑兵奔驰而来,通令前批考完,下批可动身前往。

  简雍便在这第二批次当中。

  至考场,简雍跟上一批士子一样,看到了满场的齐整无比的火把高架,满场的明亮,简雍略感惊异。

  火把不稀奇,火把多了也不稀奇,然而众多的火把齐的跟绳拉一样,视觉感官冲击极强。

  考试考了一天了,简雍身心略感疲惫,落座,等试卷下发下来,简雍端灯一看,把试题略扫过一遍,见大抵考的是默写内容,简雍心里有底,兵法简雍早已熟读不知多少遍,答之易耳,他开始自信的提笔答写。

  良久之后,前边大部分内容,简雍都给答完了。

  最后几个特殊的题目,当头一题,问,【兵法读尽,可足持之纵横?】

  简雍只略想,便已有腹稿。只读兵法,兵法读尽,那纸上谈兵之赵括,岂不就是前例。

  简雍提笔,刷刷动笔写下。

  到第二题,问,【《孙子》兵法,篇目一十三篇,此十三篇目,各是如何?再问,孙子编撰兵书之时,到底随手列目,还是隐有深意?】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蹊跷,不问孙子兵法内容,却问题目。

  简雍把孙子兵法篇目从上到下回想了一遍,从开始的篇目【始计】【作战】,到最后的【火攻】【用间】,简雍目光停留在莹莹的灯火光亮上,他眉头不由皱起,从【始计】,到【火攻】,何以,列目如此?

  熟读兵法的简雍从未注意过纲目,也从未把纲目连起来细想,这是从未有过的思考角度,内蕴深刻。

  简雍不由揣测起来,这题目会是何人所出,刘备?

  不太像,简雍相熟刘备多年,刘备不太像通晓韬略之人。

  又或是,云长?有此可能,云长熟读兵书,自不一般。

  忽而,简雍脑海中出现了一个面孔稚嫩眼睛很亮的聪慧小少年。

  (莫非,是小军师出的题……)一想,越想越是有可能。

  有了此猜测之后,简雍再一回想题目,稍一推测,若是孙子十三篇之纲目无有深意,何必多此一问,而既然出题考问,那便足以说明,此中,当真能有深意。

  必有深意,可,深意究竟如何呢?

  简雍眉头紧皱。

  十三个篇目,不多,仅十三个词,简雍翻来覆去的想,翻来覆去的想了一遍又一遍,当一个不经意间,简雍着眼到了【火攻】之上,面前,灯盏中的火光烧了太久没有挑灯芯,火快要灭了。

  简雍突然灵光一动,(对!火攻之法,受制地利天时,无草木之地,火攻难用;春冬草薄,天时不利用火,火攻亦难。

  火攻非是万用之法,而如前篇目,皆为万用之典。

  故,胜用者排前,薄用者列后。

  就如,货郎走街叫卖,常用之具置醒目,不常用则置偏僻……)

  道理大抵是对的,意思很靠近了,但是,缺乏准确。

  胜用跟薄用之描述,不够精炼。

  最精炼最准确的描述乃是——兵法之道,以正为重,以奇为补。

  故,孙子十三篇,前十一皆是正战之法,只最后两篇,才是火攻用间之偏奇之法。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