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二十八章 酿酒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这日找来匠人,准备酿酒。

  军中粮草贵乏的现在,为何李孟羲偏偏还要浪费粮食酿酒?

  这是因为,李孟羲深知技术研发的时间,动辄将以年月计,研发周期极其漫长,按涿州军近况,估计得等一年之后,粮食才能勉强殷实,可要等到一年之后再去酿酒,就耽误了一年研发时间。

  试问,人生能有几个一年啊,耽误掉一年,何其可惜。

  故,李孟羲觉得,生产跟攀升科技是两种互不干扰的科技线,生产可以等万事俱备才去生产,但科技研发任何时间都能进行。

  李孟羲从全军找来了三十多个据说会酿酒的人,然后,一个个私下问酿酒技术相关。

  问了一遍,匠人们大多吞吞吐吐不想说酿酒手艺。

  李孟羲对此能够理解,在古代,技术毕竟是吃饭的本钱,匠人们把酿酒技术藏着掖着,容易理解。

  只有三五人略说了一点酿酒相关。

  一人道,“酿酒冬天不行,得夏天以后,野地里寻剌子草,剌子草加米麦活好,放坛子里封好,放半年,就能成酒。”

  李孟羲不知剌子草到底是何物,他猜测,这种草可能带有某种酶,可以发酵粮食,从而酿酒。

  又有人说,“天不冷了,活点白面,面放阴凉处,等面发酸有味儿,再取面就着高粱拌拌,再加水封坛。”

  当李孟羲听到这个酿酒方法时,李孟羲就顿时想起,这个活面放阴凉处的方法,怎么跟做酵子一样?

  所谓酵子,农村用来发面蒸馒头的酵母是也,李孟羲想到了小时候,奶奶会用玉米渗加了面活一些面块,然后放缸盖子上,然后也是把面块放在阴凉地方放着,然后也是,过一段时间,面块都长虫了……

  但是,很神奇,这些爬了白色小面虫的面块,拿来蒸馒头,馒头可以蒸的又白又软。

  李孟羲倒是想起来了,酵母菌,酵母菌这玩意儿!酿酒的核心技术就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

  而且,酵母菌可不仅能酿酒,还能蒸馒头,包包子!

  一想到馒头,李孟羲便起了改革饮食方式的决心,馒头绝对好吃,比死面饼好吃的多的多!

  汉末的烹饪技术还很不发达,一天天的都吃的啥,不是炖,就是炖,还是炖,要么就是煮,蒸的都少。

  来汉末这么久,李孟羲都未吃过可口的东西。

  偶然想起了酵子,李孟羲决定,得空看看酵子怎么做才好。

  想来,酵子或者说酵母,不用发明的,酵母本身就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只用活一些面团,然后温暖的地方放着,然后就等着酵母菌落到面团上繁殖起来就行。

  幸好李孟羲是个农村人,幸好多少知晓点做酵母的方法,不然贸然来到这汉末,连个酵子都做不出来。

  匠人说的酿酒方法,也会拿面团先做酵子再做酒,李孟羲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