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 酿酒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酵子在酿酒过程中,等于酒曲。

  李孟羲觉得,这个酿酒方法,比前边那个用剌子草酿酒的方法靠谱的多。

  还有一人,也说了酿酒方法。

  那人小心翼翼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小瓶子,瓶子里的东西据说是他祖传的,要酿酒,煮一锅稀米汤,然后把瓶子里的东西倒进去些,然后等几天,等米汤起了泡泡,就再准备半缸米麦,米汤倒进去,封坛放起。

  李孟羲很好奇这个酿酒匠人所说的祖传的玩意儿是什么,他很有礼貌的问能不能拿来看一下。

  就因他有礼貌,人家拒绝了,不太想让看。

  若是李孟羲强制要求拿来,料想一个小小的匠人不敢推拒。

  虽匠人不让看,李孟羲大致有了猜测。

  据说,好多老饭馆据说有祖上传下来的上百年的老面头,这其中可能有噱头和夸张,但也有部分是真的,真有传了上百年的老面头。

  是何等的面头宝贵至极值得小心翼翼的传了百年呢?是菌种,酵母菌种。

  自然界中,酵母菌是一类极其庞大菌种,有超过百万种酵母菌种类。

  这么多菌类之中,有的会产生毒素,有的怕冷,有的怕热,有的生存能力差,容易被杂菌杀死,有的怕酸,有的会怕碱。

  并不是所有酵母菌都适合用来发酵食物的,而就算能用来制作食物的酵母菌中,有的发酵太慢,有的发酵之后,产生了很多酸涩的物质,面会很酸。

  但是,在众多菌种中,有时会幸运的碰到一种发酵能力强,发酵快,发酵完之后面还不酸,反而甜丝丝的好菌种,这样的酵母菌种发酵的面整出的馒头,简直好吃极了。

  于是,一块好面头,真的能蒸出非常好吃的馒头,且酵母菌可以不停的繁殖,只有菌种传递下去,一家饭馆,数代人都可以靠着一块面头发家致富了。

  李孟羲怀疑,匠人手中那个小瓶子,就是跟老面头类似的东西,乃是一块优良的酵母菌种。

  有好的酵母菌种,自然能酿出不错的酒。

  查了查懂酿酒的匠人,统共有三十三人。

  一圈问下来,匠人皆说需粮食,需一个能封口的坛子,看来这些匠人们酿酒的大致流程是大同小异的。

  因军粮不多,又不能太浪费粮食,李孟羲只能一人给五斤粮食,只能拨百十斤粮食来酿酒。

  问一众酒匠,何种粮食酿酒最好,匠人们意见并不统一,有说高粱好,有说黍子好,有说麦好,还有说大米好,连大麦都有人说好。

  李孟羲想到了后世,酿酒多会用高粱和大米,这是为何?是到底因为高粱酿酒比较好,还是纯粹因为高粱便宜?不得而知。

  对酿酒术知之不多的李孟羲,他同样不知匠人们酿酒技术的高下,思索片刻,李孟羲索性,把匠人们分成数组。

  第一组数人,全用大米酿酒,第二组,就全用高粱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