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 赤羽箭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打破了,没有尖,射到人也不会疼。

  第四队中,队旗左近,一士卒道,“箭射咱们这儿了!”

  第四队百夫长忽然想起方才观将军说,鸣镝到哪一队,哪一队向前。

  “走!”百夫长立刻召集麾下前冲。

  第四队刚冲,紧接着,九队也中鸣镝,十队也中,前三队都得令已经冲出去了,传令骑兵这才高呼着“四,九,十,十二队前冲!”边喊边近。

  十二队听清传令兵口令的同时,鸣镝啾的一声也撞来了。

  十二队得令前进。

  再早,李孟羲借文安县城推演攻守战法时,也想到过城头和城中联络的问题。当时想到的是,把城墙分成一段一段的,然后编号从一到十往下排,一段配一个旗帜,哪段城墙危急,城头立刻挥舞求援旗帜,这时城中后备部队的将领立刻派一百人队,告知曰,“快去第四队增援!”

  此中涉及到各地口音不同的问题,好多时候,四和十并不容易分清。增援队的百夫长着急忙慌跑到城头才突然意识到,“哎?方才将军让俺支援几队来着,四队还是十队?”

  问题一出,一个支援不及,可能就会导致城头被攻破。

  守城之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传令骑兵飞马而去,口中又是喊四队,又是喊十队,一样会出现表述不清的问题。

  这还是其次。

  现下四处无声,传令骑兵的嘶喊声离老远都能听到,要是阵战之时,喊杀震天,传令骑兵跑到三十步内,百夫长都不一定听得到传令兵的喊声,要是再下大雨,雨水哗啦,就更不容易听到,要是同时,还有其他传令骑兵传达其他命令,也在呼喊,声音相杂,就更不容易成功传递了。

  因此种种,传令骑兵虽传令速度最低是马速,最高能是声速传令,但马可能会被战场的复杂环境阻挡难行,声音会被战场上的其他声音掩盖。

  鸣镝反而超脱了战场上的地理阻隔,鸣镝又是落入人群中的,鸣镝响在耳边,不会被战场声音压过,鸣镝反而比传令骑兵更为稳妥。

  方才一试,百步距离,鸣镝三矢先至,骑兵方才传令至第四队,快慢分明。

  实则鸣镝还能更快。

  关羽只一人,要连发四箭,要是有人协助,四个神射手同时弯弓放箭,那么骑兵刚起步,四箭咻咻的就已撞至阵中,各部已经接令行动了。

  此番试射,眼见分明,鸣镝号令法,其速远胜传令骑兵。

  需单队突前时,可用鸣镝传令法,需全队压上之时,则不用鸣镝法,鸣镝法先后有错落,一队收鸣镝单出,又一队收鸣镝单出,鸣镝前后错落,随鸣镝号令而动的各百人队,则队出不齐,则乱。

  故,整阵齐动时,仍用传令骑兵,若骑兵无法及前,用鸣镝。

  若需边角某队精兵猛突,则以鸣镝急号令之。

  关羽熟于阵略,试射之后,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