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七)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上马,拍了拍爱驹的脖颈:“受累了!”

  青海骢感受到主人的昂扬战意,咴咴长嘶,四蹄如风,直奔真源骑兵队营盘。李晟策马狂奔的同时侧耳分辨敌人箭雨声的远近和强弱。

  南霁云摘下长弓,弯弓搭箭,射断数排栓马绳后跃上坐骑,紧随李晟奔出马厩。疾行之时不忘虚拉弓弦,护住李晟的左翼;奔跑起来虎虎生风的雷万春则紧攥铁锏,一边招呼轻骑队的战马跟上,一边如铁塔般牢牢贴在李晟右侧。心有默契的兄弟三人按照平常操练,自然而然摆出可攻可守的三角阵型。

  穿过纷乱如麻的营地,李晟赶回本队营盘时,真源骑兵队已弓刀在腰、高举盾牌,自发列队完毕。

  李晟满意地点了点头,接过下属递来的马槊、弓箭和盾牌,放声虎吼:“上马!列长蛇阵,出北门!风雨如晦,大河难渡,敌军不多;敌从南来,南营必乱。我队出北门,从东绕过大营,背击敌军,定可取胜!真源儿郎,敢随某冲锋否?”

  “敢!敢!敢!”真源健儿均知李晟久经沙场、见识不凡,纷纷挺槊高呼。

  “冲!路见阻拦我队前行者,无论敌友皆驱散之!愿随我队出营冲杀者,可列在队尾,但不可乱我军阵!”李晟熟稔于阵战之道,深知百战军旅与游兵散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结阵而战。

  一骑当先,数十骑相随。在李晟的带领下,真源轻骑队如同逆流而上的轻舟,从马仰人翻、混乱不堪的大营中穿过,跨北门而出。路上但有冲撞、堵塞道路者,不是被李晟的马槊荡开,就是被雷万春的八棱锏驱散。一些血气未失的士卒发现真源轻骑阵列巍然、临危不乱,就或骑或步,尾随其后,以保自身平安。

  中军帐前,剑南兵马使李宓伫立在蛮烟瘴雨之中,听剑南牙兵报来的一连串噩耗,懊恼不已。

  李宓担任兵马使之前曾为云南太守多年,是张虔陀的前任。云南太守的首要职责就是羁縻南诏,故而他熟悉南诏边防军政,更与云南王阁罗凤相交莫逆,可谓知己好友。李宓为云南太守时,大唐与南诏也因洱海之地和盐井之利屡生龌蹉,但他以联兵抗拒吐蕃大局为重,与阁罗凤协力化解了数次风波。

  当时任剑南节度使的鲜于向提议张虔陀接任云南太守时,李宓并未因升职而欢欣鼓舞,反而耿耿难眠、如有隐忧。他熟知剑南人物,对性急好色的张虔陀能否处理好与南诏的关系颇为担心。为此,李宓曾私下提醒鲜于向,可得到的答复只有一句:“此乃杨侍郎之意!”

  后果如李宓担心的一样,色胆包天的张虔陀竟然欺凌阁罗凤、私通南诏王妃,引发了南诏的滔天怒火。急火攻心的阁罗凤起兵杀了张虔陀,并顺势攻占三十二夷州。

  李宓为大唐与南诏交恶忧心忡忡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