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章 势如破竹 第十二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做过,我们也没有任何借鉴。没有任何经验教训,所以它能不能杜绝流民的产生,能不能增加朝廷的赋税收入,能不能稳定民心恢复国力,能不能成为中兴社稷的根本,我们一无所知。所以,现在我们迫切需要时间试行推广,需要时间积累经验,需要时间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这个新制。”

  “‘计口授田’如果成功了,社稷中兴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李弘用力拍拍张燕,郑重地说道,

  “飞燕兄,国家强盛了,百姓安居乐业了,距离太平世界也就不远了,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理想。飞燕兄,你相信我们会成功吗?”

  “大将军,一定能成功,我们一定能成功。”张燕激动地说道。行辕内,张温、崔烈、丁宫、马日磾、蔡邕、赵岐、郑玄、许劭、杨奇、王剪、胡昭、陈纪、袁滂、王瀚、盖勋、王柔、郭蕴、荀攸等众多河北大吏、硕儒、名士聚集在一起,日夜商讨

  “计口授田”的具体事务。

  “计口授田”是一项全新的土地制度,没有任何借鉴,这些名震天下的大汉官僚和士人们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渊博学识,在总结前朝各种土地制度的得失成败的基础上,针对今日大汉的现状,开始着手制定

  “计口授田制”的具体措施和推广实施之策。在大将军李弘的极力举荐下,右将军张燕督领太原和上党两郡军政,准备试行

  “计口授田”制。崔烈、马日磾、王剪、王瀚、盖勋等五位大吏各领数十名门生弟子常驻于太原和上党两郡,帮助张燕具体实施,以便随时发现、修正和完善新制。

  赵岐也要去,但长公主和李弘考虑到他的年纪和身体状况,极力阻止。

  赵岐非常生气,我还能活几天?我都要死了,你们还不让我去为大汉做点事?

  为百姓做点事?于是他也到晋阳去了。大司马府谢明、郑演、刘范专门负责给

  “计口授田”制的实施提供钱粮支持。大将军李弘严告三府大吏,不管河北多么困难,都要确保

  “计口授田”制的试行。在大队人马去晋阳之前,长公主和大将军最后一次召集河北大吏议事。

  大帐内***通明,近百位河北大吏坐在一起,聆听张温就

  “计口授田”制的诸多难题和需要密切关注的难点做详细解释。

  “计口授田”的基础是

  “计口”,就是编户,就是人口登记造册。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县、乡、里、亭的通力协助。

  郡县的所有人口,上至官吏,下至奴婢,都要一一登记,不能有丝毫的遗漏。

  需要注意的是耕牛的登记。屯田制废止之后,本来是府衙拥有的耕牛就变成了农户私人拥有或者一定数量的农户共同拥有,这个耕牛的草料消耗也需要授田给农户。

  “计口授田”最重要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