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6章愿为马前卒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案子,这么多年以来,常平仓都快被卖空了,当老夫带着御史台手下去查封常平仓的时候,堂堂国家贮备粮库,竟然空空如也!

  当时老夫请了户部的老账簿,根据常平仓的出入账簿进行了测算,大概被他们倒卖出去的粮食,有了一个大概的数量。

  随后捉拿粮商以及常平仓一众热,抄家罚没,归拢到一起,总额不足测算数据的三成!

  你以为老夫当初摁住了常平仓一众官员严刑拷打,真的仅仅为了攀诬陈思问吗?

  不是!或者,不仅仅是!

  我还在追缴朝廷的钱粮!

  足足七成啊,老夫如何能够忍心看着这么多钱粮不翼而飞!?”

  谢直听到“三成”这个数字的时候,不由得浑身一震,当初查抄长安粮商的时候,抄出资财足足六千万贯,再加上一众长安城常平仓的官员,这才三成!?这帮货到底倒卖了多少粮食啊!?

  只听得李尚隐继续道:

  “想必三郎也知道,我大唐难出豪商!

  何解?

  一来,没有官面上的支持,一众商人不过是一头头肥羊,不管你的买卖干得多大,总少不了最后那临头一刀……

  二来,即便有官员支撑,商人经意所得,却足足有一半以上的纯利,被官员巧取豪夺,剩到商贾手中的纯利,还要应付其他众多事宜,折腾到了最后,净入不过三成,收益十分微薄……

  这些事情,与你我今所谈之事,关系不大,咱们暂且略过不提,咱们单单来这个比例。

  常平仓被贩卖一空,查封之后,所得不过三成,其他的七成,哪去了!?

  再结合司农寺一众热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问月余之后,陈思问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向子建言早早结案……

  我是不是有理由怀疑,剩余的七成钱粮,即便不全被陈思问收入囊中,也有大部分落入他的口袋?”

  谢直听了,只得点头。

  这个推理,没毛病。

  而且还不要忘了,朝廷设立司农寺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他执掌下农事,粮食储备更是重中之重,司农寺除了日常的事务之外,对常平仓、含嘉仓这类地区性储备粮库,每夏、秋两季新粮入库的时候,都要派人亲自去巡查的,而且每年还要审核出入漳记录。

  现在常平仓也好,含嘉仓也罢,从头烂到尾,要司农寺一点都不知道,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的!

  最起码,每一年的司农寺巡察使,就难辞其咎!

  但是现在什么情况,司农寺跟不知道似的,全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里面的问题就严重了,一年巡察使有问题,二年巡察使犯糊涂,三年巡察使被腐化……难道司农寺上上下下就找不出一个干净的明白人去看看国家贮备粮?

  这事绝对不是轻描淡写能够得过去的!

  而现实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再司农寺老大陈思问一点问题都没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