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画圣之作_正阳门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子浪迹于东都洛阳,因为好酒使气,每回挥毫泼墨,都是必须酣饮一场,而且他的作品都是上上精品,因而名声大作。

  当吴道子的名声传到京都长安,被唐玄宗知道后,在公元713年左右吴道子被一纸诏带到了京都长安。

  在大殿中,吴道子当场泼墨绘画,他的画让大内画师自叹不如,于是被唐玄宗宣入大内当了供奉,充任内教博士,并命他“非有诏不得画”。

  “非有诏不得画”这可不是什么画家都能做到的,像那些大内画师都没有资格让唐玄宗这样下旨过。

  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后世的吴道子的画非常非常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论之。

  吴道子入大内做供奉之后,多在宫中作画,有时也随从唐玄宗巡游各地。

  有一次在天宝年间,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船赴嘉陵江去写生作画。

  到了嘉陵江,吴道子乘舟漫游江上,纵目远眺。这江面和远山相互应,让吴道子连连称其地乃是好山好水。

  一幕幕风景如画在吴道子眼底掠过,也深深铭记在吴道子的心上。

  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唐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吴道子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这意思说我没有打草稿,因为这些山水风景已经铭记于心了。

  于是唐玄宗命吴道子在大同殿壁上绘画。

  这一画可不得了,吴道子将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画出了引人入胜的境界。

  而且这壮丽优美的山川河水,是在吴道子一天的时间内凝神挥笔而成。

  当唐玄宗看到吴道子画出的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也是啧啧称赞。

  要知道在吴道子之前,有大画家李思训也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但却用数月完成画作,但结果就是不如吴道玄画得又快又好。

  因此,唐玄宗也颇为感慨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

  现在岳正阳手里竟然得了画圣吴道子的画,可想而知,岳正阳那真是高兴坏了。

  “五爷,这可是画圣吴道子的画,咱们今天可是赚大发了。”

  “真的是他!”

  曹五爷有点不敢相信,除掉老花镜,用袖子擦了擦自己浑浊而又发黄的眼睛,随即又把眼睛戴上,仔仔细细的把这副画又重新看了一遍。

  “果然是好画啊,要不是吴道子的画,谁又大费周章画中藏画啊!”

  既然是吴道子的画,那肯定不能用这么低档次的画轴装裱了。

  这就是这副画唯一可惜的地方了,按道理说这副画应该有它自己的装裱,奉诏所画,肯定不会用这么粗糙的装裱了。

  岳正阳在想,也许这也是保护这副画的人不得已而为之的吧。

  要从新装裱自然要请曹五爷再次出手了,这么好的手艺竟然没有一个传承人。

  本来岳正阳想让林再华跟在五爷后面学习学习,要是被曹五爷看上,说不定就能收他为徒呢。

  可惜这小子不争气,除了帮店里忙活,闲下来就在琉璃厂四处溜达,根本就静不下心来。

  要是让熊海峰去学,那还是算了吧,他那有点憨憨的笨拙的动作,不把曹五爷气死就算是好的了。

  看来华夏又一手艺就要失传了,像这样的手艺失传太多,太多……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