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董卓进京_梦幻之单机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底进行一番了解。

  就这样,曹操在典韦、许褚以及数百虎卫军的陪同下,带上荀彧、荀攸、郭嘉和程昱,开始第一次真正视察整个青州。

  带上郭嘉主要是投缘,其次是需要郭嘉组建情报网络,而之所以带上荀彧,则是目前荀彧的地位有些尴尬。在曹操的心目中,如果他是皇帝,那荀彧就是最佳的丞相人选,毕竟历史上曹老大南征北战,都是荀彧为他看守老巢,除了信任,能力是最大的原因。但历史出现差头,如今多出一个张昭。论能力张昭并不差,97的政治值,三国中超过张昭的没有几位。再加上他的年岁比荀彧要长,投效曹操的时间又在荀彧的前面,这就让曹操比较为难。

  尤其是张昭在曹操去洛阳这段时间,坐镇北海国,将曹操两国一郡的势力经营的风雨不透。两个倒霉的国相和郡守之所以铤而走险,除了利令智昏外,也和张昭老辣的手段有关。

  这样一个毫无过错,反而有功的人突然让他居于荀彧之下,别说张昭不愿意,曹操自己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最主要的是荀彧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保皇党,而张昭对汉朝却没有丝毫的忠心,这就让曹操更加愿意将后方交给张昭。

  虽然现在谈这些还比较远,但曹操向来是一个喜欢打提前量的人。想到张昭的种种好处,曹操就决定将荀彧带在自己身边,毕竟荀彧的战略才能更加出色,坐镇后方实在是有些浪费。

  一路走一路行,由于并没有什么确切的目的,所以行程也比较轻松。期间曹操也数次和自己的这些谋士商讨他的未来。郭嘉和程昱的意见是想办法拿下辽东,这其实也是曹操和戏志才当初制定的计划,所以对甘宁的投效,曹操才会那么兴奋。

  之所以曹操会盯着辽东不放,除了辽东丰富的物产,以及青州和辽东越来越频繁的贸易往来外,曹操还看上了辽东独特的地理位置。辽东北方是鲜卑,东北方是高句丽,东南方是三韩。

  曹操想要快速地累积财富和人口,在诸侯争霸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除了大力发展贸易外,还必须通过战争的手段去掠夺。一方面是积累财富,另一方面是练兵,早日练出一支能够横扫天下的强军,就能早日结束战乱,早日统一华夏。

  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整个大汉朝最合适的地方就是辽东。不论是高句丽还是三韩,相对来说都比较弱小,征服这两个地方,就有利于对乌桓和鲜卑的战争。除了曹操前世是个愤青,比较讨厌棒子国外,鲜卑是五胡乱华的主力,若是驱使高丽棒子和鲜卑相互厮杀,恐怕曹操做梦都会笑醒,只可惜这个计划却遭到荀彧和荀攸的反对。

  荀彧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辽东目前还处于大汉朝廷治下,无端攻击辽东,名不正、言不顺,此其一也;辽东和青州的贸易正在逐渐加强,一旦战争爆发,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贸易往来,对青州的经济必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此其二也;辽东虽然物产丰富,却是地广人稀,多留兵则粮草供给困难,少留兵则无法达成目的,此其三也;如今乱世初显,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原,平定叛乱辅保汉室才是正理,也既是王霸之功,此其四也。

  荀彧和荀攸的这一二三四,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曹操听完也有些犯难,咂了几天牙花也想不出到底该不该打辽东,只能将这件事情暂时押后。但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押后就是数年。原因很简单,因为曹操已经收到消息,董胖子居然进京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