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第069章_老太太的咸鱼人生无删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谁啊?”

  “姓钱的,就是住姑奶奶家旁边的,跟萝卜他娘有沾了亲,我听萝卜喊他表弟。”

  杨冬燕寻思了一圈,大概有了那么一点儿印象:“他家供他上学了?”

  “嗯,不过学的还浅,估摸着要明后年才会去县试。”

  方氏这会儿端了面碗过来,杨冬燕也不问了,只催窝头赶紧吃。见他吃上了,杨冬燕又叮嘱方氏,明个儿去采买些新鲜蔬果来。

  从县城带来的东西不算多,再说谁也不会买新鲜蔬果回乡下。那时候不是想着这些东西在乡下地头遍地都是,临了再买也成。谁也想不到今年年景不好,好在就算粮食歉收,蔬果还是有很多的。

  这一天,三人都是回原先各自的屋子睡的,也就是天气还热,不然还得去借棉被。

  次日,方氏做了一顿简单的早饭后,就袖着钱匆匆出门了。

  哪怕不算办席这个事儿,要买的东西也不少。好在,秋

  收之后必有集市,买不到啥稀罕玩意儿,吃食却是最常见的。方氏还买回来几只鸡,先扔在后院养着,回头再杀。

  隔了一天,村子里几乎所有人家都知道老魏家回来了,也知道窝头考上了秀才。

  一时间,老魏家的大院再度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不停的有人上门来。幸好杨冬燕早有准备,带了从省城买的茶叶,虽然也是很普通的那一种,但光是“省城”这两个字,就仿佛自带金光似的,村里人捧着茶碗喝,都连声叫好。

  连着好几天,老魏家就一直没少过人。

  灶屋的大锅一直烧着,煮着茶水,炖着绿豆汤。还有方氏临时出去买了一些瓜子回来,分给来凑热闹的众人。

  杨冬燕就觉得,大家伙儿不都还是原本的样子吗?

  再仔细看去,她就明白为啥这些人不像魏大嫂那般担心了。

  说白了,就是年岁太轻,经历的事情太少了。

  魏大嫂是经历过灾荒年的,她甚至见过活活饿死的人,还见过因为家里无米下锅,卖田卖地,最后沦落到卖儿卖女的。

  可另外一些人,也就是那些跟方氏、小杨氏差不多年纪的,却没这样的远见的。都觉得就算今年的收成不好,但也没到饿死人的地步。等明年嘛,明年肯定会好起来的。

  其实,哪怕是魏大嫂,担心的也不是今年会饿死人,而是怕明年的收成一样不好,甚至更差。

  要知道,单独一年别说是粮食歉收了,哪怕粮食颗粒无收,都不会造成特别巨大的影响。因为多半人家,只要是自家有田产的,而不是那种单纯的佃农,那么家里肯定是有存粮的。再不济,跑去镇上打短工,也能勉强度日。

  怕的是什么呢?今年粮食歉收,明年种粮就不少了,收成就更不好了,到了后年可能连播种的种子都凑不齐的。

  那就真的完了。

  不过,像魏大嫂这样的人还是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