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七章 国家地理_时光之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七章国家地理

  谈玮明很认真地在撰写文章,叙说他这些年走访的运河总督府治下,运河沿线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谈玮明发现,做这样的事情居然是那么有乐趣。当然,作为一个太子爷而不是一个学者,他还是有很多便利条件的,比如每当他想到些什么,随口吩咐下去,就有他的幕僚为他去查阅各地方志,而那些幕僚忙上一天,可能最后只变成了太子爷的文章里的一句话。这样的文章,扎实凝厚的程度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叶韬身边的几个摄影师们,则千里迢迢地赶来,在谈玮明的文章里会提到的那些地方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毫无疑问,拍照的成本暂时说起来还是相当昂贵的,而现在,更昂贵的则是那些摄影师。摄影师现在可是一个超级稀有的工种。操作照相机还很复杂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摄影师都在军中任职。北疆经略府的组织体系里,有一个六十多人规模的测绘团队,一直在经略府直属卫队的扈从下执行各种基本的测绘和侦查工作,而他们也会顺手拍摄大量的人文方面的照片。而在丹阳,情报局、内府、兵部和血麒军,各自拥有自己的测绘团队,只是侧重点不同。除去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其他摄影师存在了。一台照相机的的价格在六百到八百两白银,而一般正常的维护,使用的消耗,一个月大概在一百两白银上下,现在不管是相纸还是冲洗用的化学试剂,产量都不是一般的低,成本不是一般地高。摄影,在哪个时代都一样,都是烧钱的干活。而在这种情况下,调了几个摄影师给谈玮明,越发显得这事情诡异。叶韬到底想做什么?难道这次弄的什么东西,意义上能够和增加地图测绘的精度和覆盖面积相提并论么?更弄不懂的是,在做了这样的安排之后,叶韬居然跑到丹阳的工坊,去研究起配色来。而他需要的,则是一种极为鲜亮的黄色。

  一个小小的编辑团队被组建了起来,其中最主要是从太学借调出来的那些学子,主要是那些在入太学之前有过四处游历的经验的,另外,则是情报局原本一直负责书籍之类的审查的两个官员。这样一个小小的编辑组还没拿到来自谈玮明的文章,就先得开始熟悉他们将要负责的这个刊物的印刷技术了。人人都知道,宝文堂书局背后站着的是叶氏工坊,还有内府。不管是在背景还是在技术支持方面,都绝对是天下无敌,虽然叶韬这些年来有诸多事情需要操持,可能对书局的关注不太够,但当年叶韬为宝文堂书局建立起来的制版系统,以及那个精研印刷技术的团队,却一直在顽强地不断刷新这方面的技术的巅峰。而宝文堂书局出品的图书,厚实的纸张和更为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