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一章 地区差异_时光之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一章地区差异

  在叶韬看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技术和政策的不平衡,.叶韬并没有刻意地去控制科技的进程,由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叶韬的直接指导对于技术进程而言,虽然仍然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已经不是决定性的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这些技术成果产生的速度,取决于叶韬肯为这些东西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肯在那些重复着的不断失败着的试验里栽倒多少次。研究院不断冒出新成果的同时,也成为了叶氏工坊的吞金兽。

  而在云州,诸多的成果都迅速投入使用,甚至是一轮轮的替换,让技术的演进从一开始就和商业模式结合在了一起。传信局的电报线路网络已经从最初的单线变成了四路,个别通信繁忙的地方甚至已经扩展到十六路。对民间开放的电报服务,已经成为了东平领先其他各国的显著标志之一。云州全境的电报网已经基本落成,而东平全境的网络也在积极建设中。

  现在,甚至于飞艇都已经投入了商业运营。内府、九州商社、七海商社联合出资组建了东平航空,已经建立了一共六条民用航空线路。由于现在飞艇的载荷还相当有限,票价是非常昂贵,更由于富人出行携带的随从和行李都多,多数使用的都是包租飞艇的方式,但从现在的经营情况来看,投资巨大的东平航空可望在五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并获得可观的盈利。其实,叶氏工坊已经搞出了氢气飞艇了,可由于这玩意的安全性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叶韬并没有想把这种东西投入民用的打算。现在,氢气飞艇只在军中少量装备,大量装备的仍然是那种热气飞艇。简单的内燃机已经搞出来了,正在折腾如何提升功率,如何缩小体积和重量,只等小型发动机一合格,就可以装在早就搞出来的双翼固定翼的飞机上进行试飞了。

  更高效率的风力、火力、水力发电机组都在不管改进着,变电站等设备,终于靠着恐怖的投入,搞出了能够投入使用的有规模的模式,走上了顺利发展的道路……从刚铎开始,云州将渐渐电气化起来。

  而由于东平的钢产量的不断飙升和成本不断降低,现在云州终于可以有大量的钢铁用来挥霍。早已有了原型的蒸汽机装上了列车车头,铁路轨道开始铺设,各种原型试验和配套的体制开始逐渐形成。等刚铎正式落成的那天,第一条有实用价值的铁路,从刚铎到宁远的线路就将正式通行。

  这些自然都是值得称颂的丰功伟绩,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却也成为了叶韬等人的心病。

  云州已经和东平的其他地方大大不同,这一点毋庸置疑。关于这一点,对叶韬的弹劾、攻击、诬蔑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但反正叶韬也不是在乎这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