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三章 温水煮青蛙_穿越宋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源州内,一连几天,赵昕和范仲淹等文臣对广南南路一众献城投降的官员进行了考核,对于能力显着者自然是提拔加恩,能力一般者则加以整肃,而对那些为官不仁,欺压百姓的官员,赵昕也没有卸磨杀驴,仅仅只是免去官职,却以金银相赠,并好言相劝。

  言下之意就是宋朝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你还是去祸害交趾国众位皇子吧!

  就这样,一群贪官污吏在赵昕的“好言相劝下!”重新投入了交趾国众位皇子的怀抱。让赵昕没想到的是交趾国众位皇子差点为了这群贪官而打起来。

  虽然这些官员德才不加,但都出身名门望族,且眼下交趾国王宝座还没定,众皇子自然是想多争取名门望族的支持,所以到最后还是赵昕亲自出面将这些官员平均分配给了交趾国的众皇子。

  皇佑二年的大宋朝廷并不好过,洪涝,干旱时有发生,百姓房屋被冲垮,田地被淹没,卖儿卖女,被迫到处流亡。

  对于此时的宋人而言,交趾还是属于蛮荒之地,所以即便是平民百姓,只要生活还能过得下去,都是不愿意迁移到大宋新命名的广南南路的,毕竟人是感情动物,故土难离,旧人难舍,安土重迁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又加上家族宗族主义思想根深缔固,所以几乎没人来。

  而流民就不一样了,他们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为了生存背土离乡,四处漂泊,吃人冷暖,他们早已放下了尊严,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活着。所以往往为了一口吃的,都能大打出手。

  黄巢起义的教训在前,所以北宋自开国起对待流民就有一整套的制度,先是开仓放粮救济,而后如范仲淹等机智的官员会想到以工代赈,再就是朝廷挑其精壮入伍,编入禁军,厢军等,而一旦编入禁军,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的,意思就是你端了官家的饭碗,自然也就用不着造反了。

  至于剩下的流民就是想造反也没有那能力了,因为精壮之士都已经被朝廷收编了,这样一来,即便偶尔有流民起义造反,宋朝也能很快的平定。

  北宋疆土辽阔,纵横千里,所以每年都有自然灾害发生,宋朝继任的几位君主都按照这个法子来应对,造成的结果就是,禁军的队伍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要知道宋太祖时,常规军也不过二十万,结果短短不到一百年间,禁军队伍发展到了八十余万人,而“冗兵”也成了宋朝的三大难题之一。

  当今太子殿下移民实边的消息传来,流民问题随之而解决,朝廷不但能省下一笔军费和赈灾之钱,而且过不了一年半载,又能收到一笔赋税,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流民在地方官员的帮助下,被一批接着一批的送往广南南路。

  虽然在别人眼里交趾国是蛮荒之地,但在赵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