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 改革恩荫制度_穿越宋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庆殿内,赵昕的话刚落。

  梁适就急忙奏道:“官家!祖宗之法不可废啊!太子此言岂不是不将真宗之法放在眼里!”

  在宋朝能与文情三苏想必的莫过于三梁了,即梁颢,梁固,梁适,一门三状元,人称“忠孝三梁!”

  宋代也是东原梁氏家族最为显赫之时,其族人居朝为官宦者达七十多人,当时就有着“满堂笏,梁半朝”之称。

  赵昕起身说道:“梁相公,自真宗皇帝以太平之乐,与臣下共庆,恩意渐广。定制文官从侍御史知杂事以上,每年奏补一人。从带职员外郎以上,每三年奏补一人。武臣从横行以上,每年奏补一人,从诸司副使以上,每三年奏补一人。至我朝渐渐成为惯例,可是如此!”

  “确实如此!”

  梁适抱拳道,想不到太子虽年轻,但却对真宗一朝事情如此熟悉,不由得重视起面前这个尚未加冠的太子。

  赵昕又道:“太祖临朝时,曾规定,台省六品,诸司五品,登朝历两任的官员,其子弟才得以荫补千牛或斋郎一职位。敢问梁相公可有此事?”

  “这!臣倒是不甚清楚!”

  梁适回道。

  礼部尚书晏殊起身回道:“官家!臣早年间参与修筑太祖起居注,却有此事!”

  赵昕又道:“敢问庞相公,太宗时,曾规定文官中书舍人,武官大将军以上才可以荫子为官!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臣也知晓!”

  庞籍出列回道。

  “既然如此,本太子到想问梁相公一个问题,太祖皇帝制定的恩荫制度,太宗皇帝并没有依制执行,如此说来,岂不也是违背祖宗之法了吗?而太宗皇帝制定的恩荫制度,真宗皇帝也没有依制而行,这么说来,不也是违背了祖宗之法吗?所以,本太子就不明白了,到底太祖,太宗,真宗,三人所言,谁的才是祖宗之法呢?”

  赵昕反问道。

  “这!太祖朝的恩荫制度不完善,太宗,真宗两朝都是对齐加以补充,方才形成祖宗之法!”

  梁适想了一下回道。

  赵昕笑了笑,说道:“梁相公刚才也说了,恩荫制度是经过三朝才得以形成制度,但梁相公为何如此肯定它就是完善的制度呢?”

  “这......”

  梁适顿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赵昕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改变才行。”

  赵昕看了一眼群臣,又道:“恩荫制度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时,并没有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到了我朝,却造成了冗官之害,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这就说明了它并不是完善的制度,本太子也知道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变的道理,但不适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