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研究所挂牌_模拟:大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盲区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因为人力和资源的投入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加速。

  不过等到进入地面试验环节之后,叶舟就有提高效率的方法了。

  也很简单,就是饱和试验。

  调集国内所有有能力制造航空发动机的企业力量,不计代价地去进行生产和测试,毕竟事关国之重器,付出超量的资源也是应该的。

  当然,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客观的物理规律是不能改变的,这个实验的过程仍旧需要以月甚至年来计算,即使在国内这样举国体制的支持下,一台军用航发的试制保守也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是乐观情况,并且是必须基于已有发动机的改进优化,而不是从头开始研发新的发动机。

  一台可靠的军用航发,研发周期最短也需要120个月以上,而太行发动机的研发周期长达27年,这就足以说明发动机研发的难度了。

  至于复制发动机这方面,叶舟准备在成飞和蜀飞中挑选一个,他们应该是国内唯一有能力去复制这台GE-9X的企业。

  按照他的估计,首次复制的时间不会太短,但因为完备到几乎无可挑剔的图纸,也不会太长。

  乐观估计的话,大概也需要两个月,这已经算是极快的速度了。

  毕竟GE公司一年能够交付的航发也不过是2200台左右,那还是在制造工艺极度成熟的情况下才实现的。

  叶舟的目标不在于实现发动机的流水线生产,他只需要盯着第一台发动机完成地面试验,达到可以商用的标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至于后面的空中实验和量产工作,那不是他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让官方折腾去吧,他还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把巨龙之心的全部阶段剧情模拟完成,拿到最终奖励。

  按照模拟器当时的完成度提示,巨龙之心应该总共分成了5个阶段的模拟,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两个,第三个也已经启动,只要再加一把劲,快速通过三四五阶段,就能看到最后的奖励了。

  他很好奇最后的奖励会是什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模拟器给他带来的都是近未来的科技奖励,模拟的场景也都来自于过去或者现在,但是第三阶段的剧情已经拉开了时间跨度,按照这个速度来推算的话,第五阶段的模拟很可能会发生在更远的未来。

  与之对应的,奖励的科技与当前技术的差距,也应该会继续提升。

  难不成是曲率引擎之类的东西?

  如果真的是的话,那乐子可就大发了。

  一台普通的燃油发动机,哪怕再先进,集举国之力咬咬牙还能造出来,可如果涉及到了理论物理的跨越,那就不是咬咬牙的事情了。

  牙咬碎都造不出来,必须从底层理论开始一步步往上爬科技树。

  叶舟摇了摇头,根据目前的情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