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我谁都不服_锦绣田园,医女有点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位女医会来,果然来了。请进。”

  说罢,男子就把顾盈盈他们三个,给迎进了医馆的大厅里。

  顾盈盈一走进来,就先看向了,曾经为原主医治过的张明夷。只瞧了一眼,就发现,那人和记忆中的张郎中,不太一样。

  那人和张明夷长的很像,也是相貌堂堂,就连身材也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清瘦的。

  可记忆中的张明夷,才气超然,会聆听病人的心声,用通透的眼光看待一切。可这位中年男子,一觉察到她在看他,立马向她投来了,带有警惕意味的目光。

  在心里感到了不解。

  年轻的黑衣男子看了看顾盈盈,对中年男子说道:“这位小娘子,就是受罗氏所托,来给半夜抬到咱们这儿的那人医治的。”

  “她?”

  站在柜台前,长的像张明夷的那位中年男子,眼神里划过一丝疑惑,问道。

  “正是。”

  这一句,年轻的男子和顾盈盈,几乎是同时回答的。

  “你且去开门,放下帘子,让这位小娘子就在门外问问话,听听就是了。”中年男子好心提议道。

  顾盈盈原来也没想走进屋子,面对面,给那什么罗氏的郎君医治的。这下听到中年男子一说,立马就应了声儿:

  “行。”

  在跟年轻的男子,走到了位于大厅右边的,一间房屋门口之时,仍在心里表示怀疑:

  那位长的像张明夷的人,怎么说话的声音,也和记忆中的温和的男声不同?

  那人应该不是张明夷吧?

  是不是,等为那位患者医治了,也就能知道一二。

  早就听人提起过,张明夷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父亲,祖父,都是锦霞之地小有名气的中医。

  开在靖安城的张氏医馆,少说也开了四十来年。

  关于张明夷的名字,她也听村子里的乡亲们提起过。就昨天坐马车回村子之时,都还听郭老爹讲了的。

  郭老爹说,在张明夷出生的那天,张父在书房里卜卦,卜得地火明夷卦。

  张父认为,这卦不太好。正如太阳没入地中,就像光明被伤,有才华,也难以施展。可谓是事事阻滞,想出名,很是艰难。

  故而不愿用明夷二字,为小儿取名。

  可是张母就不信这些,认为不管是地火明夷卦也好,还是火地晋卦也好,不管是谁卜到了,都好。

  能不能出人头地,在于自己是否用功,和名字甚的,没太多的关系。

  所以偏偏为小儿取名为明夷,还觉着挺不错。

  “许是明夷二字,本就挺好,抑或是因为张郎中的父母教的好,加上他天资聪颖,在十岁之前,就能背下好多药方了。在他十四岁那年,就独自给人切脉,医治过。那一年,你的郭婆婆腰疼,就是十四岁的张明夷给医好的。”

  郭老爹在跟顾盈盈提起这事时,都还感叹道:

  “早年,张明夷进京赶考,还当过榜眼郎。后来进了太医署任职,都还为太祖皇帝医过病。若不是太祖皇帝有一次南巡,亲自去了趟张家,得知张明夷的父母不愿离开故乡,才让他回来孝顺父母。要不,只怕会一直把他留在皇城。”

  “张郎中都给太祖皇帝医治过,会不能医好那妇人的郎君的病?怕不是……”郭老爹的娘子,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顾盈盈当时也说,“这事儿,很蹊跷。若是那位大娘没说实话,就是她根本没去找过张郎中,为她的郎君医治。”

  郭老爹们几个听了,都说,兴许还真是这样儿。

  今儿个来了医馆,看到了长的像张明夷,却是说话的声音不怎么像,给她的感觉很陌生的那人了。就更是令她感到怀疑:

  那人,很有可能不是张明夷。

  若是不是,那真正的张明夷,又去哪儿了?

  年轻的男子站在门口,问屋子里的病人道:“柳二壮,您家里那个给您请来了女医,这会儿就站在门口呢。您看……”

  屋子里又传来几声咳嗽声,接着传来两个字:

  “请……来!”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