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章 缝纫机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铸铁家伙,上边一边是个飞轮,另一面则是针头。

  这是一台缝纫机。

  缝纫机的生产技术并不难,以现在眉山精工的水平完全没有问题,这个机械难在线圈缝合系统的设计。

  线圈缝合方法与普通手工缝纫差异很大。

  在最简单的手工缝合中,缝纫者在针尾端的小眼中系上一根线,再将针连带线完全穿过两片织物,从一面穿到另一面,然后再穿回来。

  这样,针带动线进出织物,便把它们缝合在了一起。

  虽然这对手工来说非常简单,但是要用机器进行牵拉却极其困难。

  机器需要在织物的一边释放针,然后在另一边即刻再次抓住它。

  然后,它需要把松散的线全部拉出织物,调转针的方向,再往反方向重复所有步骤。

  这一过程对一个简单的机器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

  苏油对缝纫机的具体原理并不了解,他所知道的,大概就是缝纫机有个压牙,然后针鼻孔在针尖那个方向,针被机械带动做上下运动。

  根据苏油的回忆,眉山的工匠们做出了链式缝合缝纫机,但是链式缝合有个坏处,就是虽然可以缝得非常快,但它不是特别地结实,如果线端的结一旦松开,会导致整个缝纫线全部松脱。

  没办法,苏油只好让四通商号列出悬赏,五百贯,奖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

  最后这个问题被四通商号针黹供奉,那个蓝眼睛的秋娘解决了。

  秋娘将毛线针织法带到了大宋后,也通过开设编织毛衣,棉袜,手套的作坊,成了小富婆。

  小富婆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拜托石薇,寻了个研究所的孤儿做夫君。

  没有婆婆妯娌歧视血统,小两口日子过得很美。

  研究员承接的正好是缝纫机线圈缝合研究项目,熬了好些天夜,被秋娘发现之后狠狠嘲笑了一把。

  什么线圈缝合系统故意说得云山雾罩的,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把你们学问人全都难住了?

  我告诉你这个针头就类似于我们用的钩针,在织物的另一面再拉一根线作为毛衣针的替代品,然后设计一个钢圈旋转,代替人的手指,那这所谓的什么系统,不跟我们妇人勾线编织的最初动作一个道理?

  于是问题就解决了,针穿过织物拉出一个线圈,旋转的摆梭用钩针抓住线圈,通过摆梭的旋转,将线圈拉入针头的往复运动形成的新线圈当中,完成缝纫。

  这样的缝合比链式缝合结实了很多,完全满足了制作帆布,炮衣,麻袋的需要。

  这个关键部位的带缺口的小环,用来替代人手指的小部件,被命名为旋梭。

  悬赏五百贯,耗时这么久,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就这样被一个会打毛衣的女孩子轻松解决了!

  秋娘不缺这五百贯,不过能帮自家夫君挣一个勋章,倒是蛮值得开心的事情。

  苏油将这个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