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书房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菜啊,你多吃点这个,听说这个才是好东西,城里都卖断货了……”

  赵顼:“……”

  赵顼他们叨扰了苏家庄子一顿就走了,扁罐直到晚上才回来。

  听说卫国公主别业来了个慈祥的老奶奶,扁罐又蹦蹦跳跳地跑去拜见。

  回来时带了一堆赏赐,告诉八公那是皇祖奶奶,住在汴京城里一个老大老大的房子里边。

  八公也不以为意,张家的亲戚姓黄,那就是表亲。不过那老姐姐好像有咳症,又让扁罐送了些川贝过去。

  尉氏有汤泉池子,曹太后修养了几日,觉得胸口松了一些,这才回宫。

  赵顼在这里尽孝,也跟着享受了几日,临走前还特意叫张敦礼跟苏家庄子拉了一车裂口的大白萝卜,还有几篮子胡萝卜。

  被御膳房坑了这么多年,原来自己在地里都能长到一碰就裂口的“劣质”萝卜,才是顶级好吃的萝卜!

  正月十五刚过,尉氏知县就送了一张文告过来,八公被朝廷封赏了一个承奉郎的散阶官职,要他好好培育胡萝卜等新式冬菜。

  春,正月,乙卯,以王安石为尚书左仆射、舒国公、集禧观使。

  大宋以前没有退休金这个说法,官员致仕之后,就不再有俸禄。

  这是《周礼》的规矩,大臣七十致仕,“还禄位于君”。

  这导致很多官员致仕后收入陡降,平日里大手大脚惯了,没有积蓄资产的官员,往往会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在宋初甚至发生过堂堂参知政事,致仕后无钱返乡,最后投河自尽的事情。

  到了真宗朝的时候,朝廷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好多官员赖着不退休,导致冗官严重,特旨致仕后给一半的工资,并且可以恩荫一子,封建官员们才算是第一次有了退休金。

  当然这些只是针对普通官员,真正让皇帝觉得有过重大贡献的重臣,皇帝当然不会让他穷,在致仕时往往会给加官,还要给予一种特殊的优待。

  大宋的这种优待,叫“祠禄”,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亦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

  赵顼登基后整顿过一番吏治,凡疲老不任事者,皆使任祠禄官,王安石以此安置了不少的反对派。

  王安石到江陵之后,从去年开始就自请充任祠禄官。

  这也是大宋的日常操作,称为“乞祠”、“丐祠”,表示自己自愿处闲散之地,不再过问朝政。

  赵顼拒绝了两次,直到今年才正式同意。

  第一个集禧观使是富弼,“始带此衔居洛阳”,现在轮到王安石带此衔居江陵了。

  这个任命,标志着王安石时代从制度上的真正结束。

  权发遣三司使受不了了:“陛下,近年置提举、管勾宫观之职,优与俸禄,不立员数。而臣僚趋闲贪禄,明明精神未衰,为了便私避事,亦求此职。今内外宫观一百多人,什么事情都不做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