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效应,水流速度在出口出猛然增快,直接将湖流堆积在出口处的泥沙冲走。

  类似的巧思多不胜数,理工最重实践出真知,这些都被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出来。

  当年祖宗们这样做,是从实践中试验出来的,而今列为了研究课题,大部分问题,理工人员们已经弄明白了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太湖开发整治工程,不仅仅是为了造田,同时还要提升大宋的大型工程统筹能力,水利理论研究水平,让气候学,水文学,统计学,财会学等多学科齐头并进。

  一处溇港出口处,郏亶正在给苏油讲解结构。

  出口的两边都是高堤,这里是直面太湖的第一道防线。

  高堤上是桑林,棉田,水口处则是7字形的石围,保护水口。

  沿着高堤朝溇港内走一段,才是闸口。

  闸口两边是混凝土的水泥预制件设施,各有深槽。

  看护闸口的村民,给苏油演示如何安放水闸。

  水闸是长达四米,厚达十五厘米,宽度四十厘米的厚实木板,一侧两头安装这巨大的铁环。

  村民用带挠钩的竹篙钩住铁环,各站一头将木板安放到水泥槽中。

  木板很重,一块就是几百斤,第一块安好加上第二块,上面的木板便将下面的压了下去。

  这样一块块地安放上去,不多久,一条水道便被关上了。

  苏油点头:“厉害!”

  这块圩田叫安和圩,东西边长一公里,南北一点五公里。

  这就一点五平方里,两千多亩地。

  闸口不远处就是一处小村落,郏亶介绍道:“这是去年才弄出来的一处小试点,此地叫刘家村,家主是一个选官,叫刘万春。”

  站在高处往下看,整个圩内,高处是桑果,菜蔬,村落,然后往圩田中部分了三层良田,依次下降,中心处是几片鱼塘和湿地沼泽,能看到鹅鸭,边上还有一处小工地。

  移步朝村口走去,一位四十岁左右,穿着绸衫的员外在那里迎接。

  见到苏油过来,员外抢前两步,深施一礼:“治平三年后学进士刘万春,恭迎少保。”

  这就是考得太差做了选官,然后一直没选上,又没钱买官,拿不出履历来说事儿。

  苏油虚扶了一下:“世兄不必多礼,看贵村井井有条,稻香鸭肥,这齐家之道也是了得。”

  刘万春说道:“不敢不敢,还请少保入村中少歇。”

  苏油摆摆手:“不用,你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再歇不迟。”

  刘万春说道:“那便请少保随我来。”

  一番交流下来,方知刘万春老家在温州山中,是族中勒紧裤腰带将他供出来的进士。

  但是两浙路的进士太多了,名次稍差都排不上号,在京中蹉跎了几年,实在是见不到前途,只好回了老家。

  郏亶整治水利的时候,刘万春前来投奔,结果水患一起,郏亶自己都吃了挂落,更别说这倒霉蛋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