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楼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达三层木楼框架,就在汴河边上伫立了起来!

  眉山速度!第一次让汴京人惊讶莫名!

  虽然只是个框架和楼板,但是规模已经可见了,这效率非常惊人,坊间传言,半夜常见到黄巾力士来往于州桥,帮着搭建!

  事情惊动了开封府,认真负责的大宋官员过来考察了一把,还从转运司借来了经纬仪,进行了精密的测量。

  最后得出结论——这边地势较低,因此木楼虽然有三层,但是总体高度不及汴京城城墙,更不及皇宫,不违制!

  老百姓们都无语了,我们关心的是有没有神丁帮忙造楼好不好?!谁管它有没有违制!

  然后官员们表示这不是我们的业务范围,这里离大相国寺不远,大家顺这路下去左转,问道隆大和尚肯定更靠谱。

  稀奇还有很多,老百姓很快就发现,工匠们在往框架上涂抹一种淡蓝色的颜料。

  很快,顶瓦,墙板,窗户,彩漆……大楼开始一天一个样的变化。

  一个月后,帷幕去掉,一栋美轮美奂的大木楼出现在了汴河边,二楼中部悬挂着一块牌匾——散花楼。

  底部正门是另一块牌匾——方知味。

  更加蹊跷的是大楼明明是修建在土台上的,现在土台变成了平整的石面!

  石面广场上立着数十根栓马桩,边上有一个小小的石碑,上面低调地写着四个字——眉山会所。

  底层中部是一个戏台,后方是乐曲班子候场吹奏的地方,前方是一圈大厅。

  中间还隔着一圈小小的水池,里边都是价值不菲的红鱼。

  大厅中部是雅座,顶部是一盏琉璃大灯,周边是一圈小包间,每个包间外都有两盏灯笼。

  沿着朱漆楼梯上到二楼,这里清一色都是小雅间,按照眉山的简易清雅风格装饰。

  第三层才是真正的会所,大佬们的大雅阁,此处可以饱览汴河上的热闹情形,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

  即使完全关上窗户,白天雅阁中都会非常明亮,因为每间雅阁屋顶有一种新奇的东西——明瓦。

  和瓦一个形状,但是完全透明,阳光甚至能够在雅阁内形成好些光柱!太神奇了!

  这个地方很古怪,也没有见到搞什么开业庆典之类的庆贺活动,腊月二十三晚上,却突然灯火通明,车马云集。

  石通和薛忠乐呵呵地站在门口,迎接各方前来的大佬们。

  都是汴京城另一个世界的场面人物——买办。

  官员,勋贵,甚至是皇室在商圈里的代理人。

  苏油笑呵呵地作为观众,坐在大厅一个角落里,观看这场热闹。

  大厅里点的汽灯,亮度极高明如白昼。

  四人一桌,位置也是经过了精巧的安排,一桌之人,身份也自相当。

  首先当然是饮食,每桌八菜三汤,和汴京城里动则几十道菜,一半只是用来观看的样子菜的奢华场面不一样,这里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