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宫中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示意朝廷容纳改过之意,也不是不妥。”

  “蔡母不解朝廷之意,希望攀引,这本来就不合体例,情况也各不相同。此乃蔡母之过,岂可纵容?”

  章惇立即拱手:“臣附苏辙之议,此事如果纵容,今后罪臣之母,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攀辕叩阙?如此制度岂能不坏?”

  见韩忠彦不发一语,高滔滔问道:“枢相没有议论?”

  韩忠彦躬身道:“臣在想刚刚确母状表中的词句。”

  见众人不解,韩忠彦说道:“确母状表当中,乃称年纪老迈,无人奉养,故而祈求朝廷召回其儿子,其言可哀,其情可悯。”

  “但是朝廷制度的确不容败坏,因此这件事,我们可不可以分作两件来看?”

  众臣一时都没想到这点,赵煦却开口道:“枢相的意思,一是蔡确的处置问题,一时蔡母的奉养问题,对吧?”

  韩忠彦躬身:“陛下所言正是为臣所想,朝廷法度不容更易,三年考绩不容轻改,因此蔡确自然无量移之理。”

  “何况新州经邢居大力治理之后,如今也不是什么蛮荒瘴疫的死地。”

  “臣闻蔡确之子蔡渭,精通法例,熟稔刑统。如今大理寺正在整理《条法事类》,不如命入大理寺充作《条法事类》编纂,一来发挥长才,二来不是正好可以照顾年迈的祖母?”

  着啊!群臣都是恍然,蔡母这件事情,摆明了就是想利用舆论的同情,如今朝廷依旧遵守制度,但是特意将孙子召入京城照顾她,舆论的非议自然就会消弭,于情于理,谁都挑不出朝廷的错来。

  除了赞赏韩忠彦,群臣也大拍赵煦的马屁,在大家都还没明白的时候,陛下已经找到了解扣的思路,天姿聪明思路敏捷,大宋的未来一片光明啊……

  从殿中出来,赵煦也很开心,今天得了一顿夸奖,不容易。

  想想自己的玩伴都出外了,如今汴京就剩下一个陈梧,一个张敦礼的儿子张思静。

  这两个都是安静的性子,不如扁罐漏勺那般能闹。

  陈梧喜欢研究学问,那些学问如今对赵煦来说,已经太高深了。

  张思静则是继承了其父亲的长项,如今倒是和老十一待的时间多,两人喜欢一起研究书法和绘画。

  想了想,还是朝钟萃宫走去。

  钟萃宫正是繁忙的时候,九月南海纲船和东胜洲纲船都要抵达,因此现在必须赶紧盘存、结账、催收、清库。

  宫中事务如今就是高滔滔和向太后两人打理,太妃早就深居简出,不是种菜就是养鱼,其它一点不沾手。

  只要这个儿子在,就总有她出头的日子。

  然而赵煦在西华门撞见小妹崽的事情宫里也一度传出些风言风语,太妃听见后就不免焦急,寻了徐国大长公主说项,担心自己儿子出了纰漏。

  徐国大长公主去拜会了向太后,向太后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