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藏,也是底气之一。

  苏迈他们被关在一栋小楼里,王珪和邢恕到底不太放心,一人派了一个仆人伺候这群少爷们,每日就负责端茶送水,送换洗衣服。

  好在苏迈一群人本身就喜欢这个,躲在小楼里攻读诗书,休息的时候偶尔出去散散步,射射箭,大多数时候就是吟诗联句,一点都不觉得寂寞和无聊。

  苏油也懒得考较他们的学问,每次过来关心的是生活,尤其是年纪最小的苏迟和韩嘉彦。

  王仲煜和邢居对苏油是感激和敬仰的,自己父亲对少傅干了些什么事儿,他们其实也是隐隐约约知道一些。

  可是苏油非但不计前嫌,就跟没事人一样同意他们到这里来,还反过来担心他们心里有什么包袱,特意开解,说是什么都不要想,努力拼搏拿进士才是正经,让两人对少傅的胸襟感佩莫名。

  几个人里边,苏油也大致知道他们的水平。

  第一的不是刘正夫,反而是福建子——黄裳。

  黄裳学问基本功之扎实,苏油在大宋只见过三个人有这水平——刘攽,司马光,王安石。

  这让苏油对福建路的文化教育水平叹为观止。

  福建路的士子学问虽然不错,但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读书有针对性,主要是为了科举,作为出仕之路的打门锤。

  这也是北方士大夫家族,关洛学派,蜀中学派鄙夷他们的地方,读书不求明道,不求真我,那就是落了下乘。

  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科考占据的名额就是多,名次就是好。

  而黄裳和其它福建路士子有所不同,是真够学问,尤其是对道家经典,那是非常熟悉。

  据说此子幼年时,随一老道在冠豸山修行道法,十二岁才被接回家中,六年之后,被誉为“福建文魁”。

  第二才是刘正夫,太学学霸,和黄裳不同的是,两人一个气质近道,谦隐;一个却是范仲淹的隐形门徒,胸怀天下,一心报国。

  接下来苏迟,韩粹彦,韩嘉彦,王仲煜,邢居。

  这几人属于一个档次,要不就是师从大儒,要不就是世家家学,算是旗鼓相当。

  反倒是苏迈,虽然年纪最大,但是排名最后。

  摊着个“我愿儿孙愚且鲁”的不靠谱爹,能够自行生长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这只是苏油对他们学问的排名,具体考试能拿到什么名次,那是真说不好。

  鼓励了几人一番,顺便教育扁罐和王彦弼要向几个大哥哥学习之后,苏油才从楼里出来,带着他们朝一栋独立的藏书楼走去。

  路上,苏油问观儿:“观儿,你在京中还有亲戚,对吧?”

  观儿点头:“嗯,还有个姑姑。”

  苏油点头:“燕国公宋宣献,娶得是你曾祖的女儿是吧?”

  观儿说道:“对,先是二姑婆嫁到宋家,后来三姑也嫁到了宋家。”

  来到楼前,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