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谋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下军州的主要人口。所出钱粮,除少部分需上缴,其余收入皆归头下主所有。”

  “辽廷自圣宗澶渊之盟后,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对内革除弊政,整顿吏治,任贤去邪,开科取士。对外表面与我朝息兵,暗中却支持党项。”

  “为了鼓励百姓开辟荒地,辽圣宗立例,若成功开辟农地,可免租赋十年,一时间辽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不过圣宗之后,政治昏暗,前后经历了兴宗朝萧耨斤之乱,当朝耶律重元之乱,废后废太子之乱,国事日促。”

  “这些年我大宋灾害频繁,北方也同样如此,旱,蝗,前年上京还遭遇了一次大火,对于脆弱的辽国经济来说,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去年南京大饥,辽主不得不免其租税一年,并出钱粟振之。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还有重要的一条,辽朝历代君王太后均大兴佛教,寺庙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佃户,这些多是贵族、官僚随同土地转赠的。”

  “寺农既向国家纳税,又向寺庙交租,加上北方气候的关系,土地产量不高,佃农生计艰难,一遇饥荒,便只能流离。”

  “其农业大致如此,手工业就更不用说了。”

  “下层平民,多用皮,木,陶,虽然也有鎏金、鎏银、染织、制瓷、造纸之术,甚至有的工坊技艺还很高超,但是皆是为权贵服务。”

  “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马具和钢铁。”

  “但是他们的冶铁业,二十多年来,规模没有多大本质性变化。”

  “辽东是其产铁要地,最初曾以横帐和大族置曷术石烈。”

  “曷术,即契丹语‘铁’,曷术石烈,就是从事冶炼的军监。”

  “曷术石烈在辽圣宗时因户口繁息,在首山、三黜古斯和柳湿河分置三冶,改石烈为部,其部仍以铁为赋。”

  “契丹镔铁,曾经和他们的马鞍一起,被誉为天下第一。不过如今嘛……”

  “其国能生产白瓷,青绿瓷,三彩瓷,品质连高丽人都嫌弃……”

  “不过因为佛教盛行,烧大佛瓷像的本事倒也不弱。”

  “至于商业,早期辽太祖在炭山北建立羊城,起兴榷务,买卖牲畜,以通诸道市易。”

  “之后建成五京,才开始有了像样的商业发展。”

  “境内也出现了富有的商贾阶层,但是经济规模实在是太小,小到连铸币都不用。”

  “流通货币中,辽钱所占数量不及百分之二,而宋钱,舶来钱,占了几乎全部。”

  “其国内情形,大致如此,可以说每年岁币的五十万贯,除去丝帛,剩下的二十五万贯,就是辽国的主要经济流通增量。”

  “我们在发展,他们也在发展,如今看来,二十五万贯的货币流通增量,已然无法满足其经济需要。”

  “但是根据晁补之记忆的资料,辽朝国内部的农,工,商业,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