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千三百一十六章 假途灭东_神秘让我强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没想以前那样,忙着剿匪,杀倭寇。

  竟然原地派人推广汉字。

  甚至征召了一批小孩子,教授他们学习汉字汉语。

  这是在做什么?

  一位东百使者百思不得其解,然后上前询问。

  结果领军大将说:“只有让孩子们通晓文字,才能建立更好的通讯,以后你们再有事,我们就可以方便地过来,并且迅速有一批后勤人员帮忙。”

  那使者似懂非懂,觉得有点用,又觉得没啥用。

  指望一群孩子能做啥?

  接着他更加看不懂了。

  因为那领头大将又安排一群文官,在驻扎地开始推广新粮食作物。

  拿出一种红薯,告诉他们,让他们种在山坡、家里,家后,甚至路边……

  说这是一种新粮食。

  不挑地方。

  而且吃起来还可口。

  这些农民于是试探地种下了。

  毕竟那是官兵,不得不顺从。

  那些官兵人却很好。

  每天还帮助他们打柴挑水。

  一群封建时代的士兵,能做到这种事,可想而知,他们的领头上司,是花费了何等心思。

  别说吃兵肉,喝兵血,肯定还自己添加不少钱粮进去。

  也只有倾家荡产造反的人才能比了。

  那些官兵,干活之后,就告诉那些百姓他们本来也是大明百姓。

  祖上本是一家人。

  说他们是商朝的微子后代。

  又说是什么三国时期的后人。

  总之大家是一家人,所以帮助他们干活是正当的。

  不用担心。

  百姓们哪见过这种事?

  实际上经过村庄的士兵,不去糟蹋良田,不去抢人抢粮食,甚至不烧村子的,就是上等均队,就是他们的福气。

  而现在这些大明官兵,竟然能做出这些事。

  那民心,自然是刷刷上升。

  他们能有这样的表现,自然是军饷够高。

  每月足足8两银子。

  这样高的收入,都超过七品县令了。

  8万兵,就是64万两,其实骑兵更高。

  其实每月光军饷就是100万两。

  这一年就是1200万两。

  当然这是出征时的军饷。

  平时只有2两,一两半。

  这才是正常银子。

  但是能发足了,一样很彪悍。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末期的关宁铁骑,军饷充足,其实也挺能打。

  能与清朝的中护军对抗。

  只是数量上不足,而且缺少对抗的理由。

  因为他们生存不是问题。

  而是清朝兵打起来是为了生存。

  所以后者更加勇悍。

  而前者已经军阀化,想着保存实力。

  后者还没有军阀化,都是一个个加盟的部落,都是有股份的。

  而东百的大臣发现事情不对劲,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对方是来拯救自己的。

  而且那些倭寇的确是打他们打不过的。

  他们也知道,大明似乎在养寇自重。

  有种拖着不走的感觉。

  但是劳师远征,他们不相信对方能坚持多久。

  的确以现在的户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