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九十章 追星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自打宁卫民炒完邮票,他就没有太多的事儿可做了。

  空闲时间一大把,时间长了也是无聊。

  由于人是有社交需求的,他对于沙经理聊起那些外企的事儿,听着总觉得新鲜感十足。

  那原本就属于他永远触碰不到的陌生世界。

  再加上沙经理摸脉挺准,罗广亮这人就是吃软不吃硬。

  有时候真禁不住几句好话,又不太懂得场面上的套路。

  见沙经理一脸殷勤上赶着与自己亲近,罗广亮虽然有所警惕,知道对方必然有所求,却也不好太驳人家面子。

  于是一来二去的,他就牛皮糖一样的沙经理给粘住了。

  对于沙经理的盛情邀请,越来越难以说出“不”字儿来。

  像这一天,罗广亮就是按照约好的时间,晚上七点来到马克西姆餐厅与沙经理聚会的。

  只是他没想到一来,隔着大老远,就看出马克西姆餐厅极其反常的地方来了。

  敢情和过去不同,餐厅门外居然已经没有歌迷聚集在此了。

  要知道,就凭张嫱如今红透全国的名气,即便是雪夜,马克西姆餐厅门口台阶两边也会有歌迷站岗的。

  这可是罗广亮曾经亲眼所见的情景。

  像去年京城初雪那天,马克西姆餐厅门口就聚集了十几个张嫱的歌迷,马路牙子上还有好些崇拜崔建的男孩子。

  那些人,几乎每人叼着一根香烟,个个都抱着挺大的吉它,嗡嗡地拨弄着。

  一直等到十点半演出结束,就为在大门口见崔建和张嫱一眼,要个签名。

  马克西姆餐厅还专为这些人准备了免费的热水。

  只要求他们克制骚动,遵守秩序,不影响餐厅正常营业。

  所以照常理来讲,马克西姆餐厅应该是餐厅里面为顾客演出,外面也有人自娱自乐才对。

  要不怎么说,这里已经成了京城前卫音乐演出的圣地了呢?

  人气儿就是旺啊!

  然而今天罗广亮却发现,大门口没有闲杂人等,只有顾客出出进进。

  怎么能不心生狐疑,好奇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结果走到餐厅大门口,他发现餐厅前面,多了一个用画架子立起的一块黑板。

  黑板上写着演出的相关信息,用大小不一的红字和醒目的惊叹号来表达的重要通知。

  以他的文化水平,起码读了两遍才弄明白。

  大概的意思是,从大前天开始,崔建和张嫱就告别观众,暂停演出了。

  取而代之的是ADO乐队和一个来自青岛歌舞团名叫张蜜的女歌手,来此献艺。

  演出时间为期两个月。

  在此之后,崔建和张嫱才会重返马克西姆餐厅的舞台。

  这让罗广亮释然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失望。

  因为说实话,他虽然比别人更多知道内情,猜测崔建和张嫱是在准备出国的事儿。

  可问题是此时的内地乐坛,只有美声、民族、通俗歌曲之别。

  主流舞台上,哪怕是通俗,大多数人唱得不是李谷一那样的抒情歌曲,就是模仿港台歌手的“靡靡之音”。

  而像小崔那样硬朗不羁的摇滚音乐,像张嫱那样带有磁性魔音,动感天生的迪斯科曲风。

  别人可唱不出,别处也听不到。

  罗广亮早已经成为了崔建和张嫱的忠实乐迷。

  其实大部分晚上光临马克西姆餐厅的国内顾客,基本上也都是冲着他们俩的精彩演出来的。

  否则谁没事花十块钱喝杯洋酒,五块喝杯咖啡啊?

  那掏的其实都是票钱。

  这一下可好了,他们这一走,真正的音乐没了。

  马克西姆再请来救场的人啊,弄不好就是那种披着长发,只会哀声叹气地亲吻麦克风的歌手。

  电视上现在这种是主流,歌舞团也流行这种,美其名曰“气声唱法”。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李谷依教出来的呢。

  可问题是人家李谷依唱歌不是这样啊。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