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0章 恰逢其时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0章恰逢其时

  额外找房,说难也不难。

  难的是这年头确实缺房,哪儿哪儿都缺。

  再大的国营单位,踮着脚尖等着分房的人都能排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去。

  这是连国家都在发愁的事儿。

  像今年年初,《京城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出台,京城政府的首要目标,就是大兴土木建住宅楼,以缓解住房缺口问题。

  而不难的是,任何东西只要有需要,那就会有市场。

  不管这个东西有形还是无形,法律允许不允许买卖,这个市场是明处还是暗处的。

  只要你有钱,总能通过花钱来解决问题。

  像物资匮乏、饥饿横行的年代,各种票券比钱珍贵得多,国家完全实行的是配给制。

  可即便如此,倒卖票券现象也一直长期存在。

  还有友谊商店,外面用人民币买不到的东西,商店里面用外汇券都能买到,甚至还能有折扣。

  所以外汇券也就有了交易市场。

  哪怕在国家不允许买卖的情况下,这玩意也依然成为了一种高贵的货币,远比人民币要值钱。

  房子是同样的道理。

  尽管从建国之后,公有房屋就开始实行调配制。

  私房也开始了所有制的“改造”进程,以赎买方式逐步收归公有,不允许个人再出租、再交易。

  但相关制度稍加放宽,社会形势稍作缓和,房屋的私下交易和出租就开始死灰复燃。

  并以极为旺盛的生命力遂成星火燎原之势。

  事实上,哪怕没有私房,这事儿都堵不绝。

  公房就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在换房站里变相的成为商品了。

  谁都知道,在这年头,单位分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福利,但如何分配却不一定是公平的。

  那些掌握多余房字的房主无不是沾了“公房”光的人。

  都是凭借着职务、地位、老资格和人际关系,在单位分房时多占了住房的主儿。

  对他们来说,分到手的房子就等于吃进嘴里的肉,谁也不会再吐出来。

  然而房子要是太多了,光摆着看,也够闹心的。

  自然而然,他们就想出了把房送到换房站来寻找买主的办法。

  说白了,他们来换房站真正的目的不是换房,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倒卖公房。

  双方一旦谈好了条件,根本就不经过换房站的手续。

  而是转头一个带上钱,一个带上本儿,去房管所办过户,把经租人变更就行了。

  说得再透彻一点,就是倒卖承租权。

  这种事儿持续的时间一长,不光换房站的人见怪不怪了。

  甚至这里也像其他灰色交易似的,在门口形成了地下市场,养出了专门吃这一门儿的“房虫子”来。

  干这个的,人员构成极为复杂。

  有社会闲散人员,有房管部门退休职工,有房管部门在职人员的亲戚,有解放前就吃这碗饭的“拉房纤儿的”,有在家吃“劳保”在外挣外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