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阴谋与阳谋_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阴谋与阳谋

  楚歌所找到的切入点,正是那句“与士大夫治天下”。

  这句话之前在盛太祖的那个副本用过,现在,又用到了。

  说来凑巧,这句话正是文君实说的。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王文川变法后不久的一次御前廷对中。

  当时,新旧两党从国家大事讨论到变法细节,最后又逐渐演变成了嘴炮互喷。而最终,那时一心支持新法的皇帝忍不了,下场了。

  史料上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君实又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君实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这段对话其实很容易理解。

  说到变法,文君实说,祖宗之法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改,改了就要失去人心。

  皇帝就纳闷了:改革法制,士大夫确实挺不高兴的,毕竟损害了士大夫的利益;但百姓有什么可不高兴的?有什么可失去人心的?

  文君实说:皇帝是与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的,而不是与百姓一起治理天下的。

  这番对话的结果,是文君实一个大招,把皇帝说得哑口无言。

  当时,皇帝磕磕巴巴地说:“士大夫……也不全都是反对的吧?”

  这种弱弱的反问丝毫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也证明了,皇帝实际上是被文君实给唬住了。

  可以说,文君实确实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把千百年来的大实话说出来了。

  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皇帝和士大夫,都是国家的统治阶层。而百姓,是国家的被统治阶层。皇帝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那就得让士大夫满意,否则,这皇帝就统治不下去。

  换言之,文君实说的“不须更张以失人心”,这里的“人”,是特指士大夫阶层。

  至于百姓?

  那都是被统治的牛羊,那能算人吗?

  既然他们不算人,可以随便糊弄,而且怎么割都是割,那就完全可以忽略掉。

  只考虑皇帝和士大夫这两方,变法要动士大夫的利益,当然会导致国家不稳固了。

  实际上,不只是文君实,其他的大臣们,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想法。

  而正是因为士大夫们有如此的共识,变法才几乎不可能成功。毕竟这意味着,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而唯一能有点用的皇帝,在这一点上也很糊涂。

  但就是这番对话,让楚歌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皇帝确实被驳得哑口无言。

  但这并不代表皇帝就接受了文君实的说法。

  恰恰相反,皇帝反而因此而产生了愤懑之情,在未来的人生中,他开始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再这么憋屈。

  “元丰改制”恰恰说明了,皇帝的心中始终过不去这个坎。

  其实,这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谁能拒绝权力?

  对于每一个皇帝而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