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何谓朋党_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何谓朋党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赵海平陷入沉思。

  官军刚一进山,茶匪就已经插翅而飞了?

  这合理吗?

  赵海平也算是一个对古代战争了解颇多的现代人了,发生这种情况,显然不合理。

  古代战争中,信息和情报,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兵书里面都有关于信息和情报重要性的战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古今名将的共识。

  一名合格的将领,在对敌之前,放出大量的细作和探子去探察敌情,尽可能多地掌握对方的信息,这都已经算是基本操作了。

  但是,古代的信息传递,是很受限制的。

  毕竟古代也没有手机或者电报这种通讯工具,除了极少数情况可以用飞鸽传书这种办法,绝大多数情况,还是要人来跑腿。

  不管是传口信还是送信,总要有人时刻盯着周围的情况、时刻往来传递信息。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赵海平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大兵压境、直接进山。

  原因很简单,在古代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下,就算茶匪派到外面的哨探发现大军进山了,跑回去通知茶匪,而茶匪们再一起跑路,也总要有一定的时间。

  官军总能揪住他们的尾巴一顿痛打。

  但现在,官军压根连茶匪的影子都没看到。

  这说明什么?

  赵海平冷静下来一番分析,得出了一个让他有些无奈的结论:“这说明,茶匪的情报系统,碾压官军?

  “可是,凭什么呢?

  “茶匪的人数没有很多,不可能大量地放出哨探来监视官军的动向。

  “难道说……

  “是有其他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而所谓的‘其他人’,多半就是这附近的百姓?

  “开什么玩笑,百姓不帮着官军,反而帮茶匪?”

  赵海平一番分析,得出了一个让自己也感到离谱的结论。

  这些茶匪凭什么跑得这么快?除了附近有大量百姓给他们通风报信之外,也没有其他的解释了。

  而且一旦想通了这一层,莫名觉得还挺合理的。

  要知道,这伙茶匪最初是走私茶叶的,本身不过是请了一些凶人做押送,因为跟官差起了冲突、杀了人,这才被迫落草为寇。

  他们转战多地,却能够屡破官军,这其中固然有为首的那个赖文正有一定军事才能的原因,固然有官军战力低下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恐怕还是情报工作方面的差距。

  官军战力再怎么低,那也是跟金人相比的。

  打打普通的土匪,还是不在话下的。

  之所以屡战屡败,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始终都在茶匪的主场打,茶匪本身就有巨大的情报优势。

  大量官军上山剿匪,茶匪们就光速跑路了,让官军扑一个空;等官军无功而返了,茶匪却能救助一些落单的官军痛击。

  在这种情报能力的差距面前,可不就是很难打么?

  至于为什么许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