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黑龙湾兵工厂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的战列舰最小的都有六十多门火炮,也就是说一条战舰的火力可以抵得上方云一个水师战舰队的火力,火力相差这么大,用福船为主力战舰组成的舰队怎么可能打得过装备大批火炮的西方舰队。

  “多谢大人!”

  何汉对火炮并不上心,因为他没有接触过西方舰队,也没有见过那种几百门大炮对轰的场面。

  何汉的思维还留在古老的跳帮战之中,就算换上口径更大的火炮,顶多也就是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亡,无法决定最后的胜利。他更在意的是火枪,有了火枪之后,在接弦战中,可以用火枪给予敌人重大杀伤。

  送走了方福和何汉之后,方云顺道来了兵工厂。

  兵工厂就是原来的军工坊,经过几百个建筑工匠将近一个月的建设,兵工厂的生产冷兵器的车间已经建好了,生产冷兵器的方式是分工并行,就是讲一件武器的制作分为几个部件,每个部件由一个或者几个生产车间同时锻造,锻造好的部件再由组装车间统一组装。

  分工并行其本质和后世的流水线生产相似,只不过没有传送带,电机等,工匠们不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工作,所以只能分成各个车间,传送带的功能只能用人来代替了。

  分工并行在明朝的工坊中并不少见,据说在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生产模式,只不过那时还不太成熟。

  分工并行对于提高生产度效果还是很明显,毕竟熟能生巧,工匠不断重复一道工序,时间久了,度肯定会越来越快,再配合方云多产多得奖励制度,更是杜绝工匠偷懒心思。

  当分工并行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车间只负责一道工序,这等于是把复杂的工序简单化,可以大大缩短学徒成为师傅的时间。

  如果要培养一个能单独完成打造火枪的工匠,最快也要半年,长可能得一年。可是如果培养一个只要负责一道工序的工匠,甚至连一个月都不用。这样一来,只要人手足够,生产火枪的度就会原来的度快上几倍,而且是人越多,度越快。

  就拿生产火枪来说,如果全有一个工匠来完成的话,一个三级匠师一个月最多只能打造一支火枪。

  但是锻造火枪的工序划分成六七个工序之后,卷枪管的只负责卷枪管,造枪托的只负责枪托一道工序。甚至一根枪管还可以分为三段打造,最后在接合在一起。

  其实火枪最重要一道工序就是枪管的打造,一支火枪之所以要一个月才能造好,就是因为光是枪管就要将近半个月,如果把枪管分成三个部分,那么度就能提高三倍,只要在开设一个衔接枪管的车间,就不会影响组装火枪车间的度。

  现在兵工厂匠师加学徒大约六百人,如果让两百个三级匠师和两百个学徒负责生产火枪的话,按照原来的方法,一个月最多能打造二百四十支火枪,而且不管有多少工匠参与,如果实在月初开始打造,那么就必须要到月末才能看到成品。

  不过采用分工并行之后度明显加快,制造枪托的工艺,一个学徒就能顶一个三级匠师了。

  枪管分成三部分之后,一个三级匠师三天就能锻造三分之一枪管,一个月至少能打造三支完整的枪管,一百个三级匠师就能打造三百支枪管,四百人一个月至少能生产三百支火枪,而且还可以一边生产一边武装部队,对于急缺火枪的方云来说,分工并行生产方式正和他的心意。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