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三章_仙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只是在钟奇思想中的一个投影,勉勉强强只能算是圣人千万分身之一而已。

  他居然也能看出自己的底细?叶行远心下惶恐,一时不知该如何接口。

  圣人看出他的犹豫,笑道:“小友不必担心,你是何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无其他人知晓。你到此来做下这等大事,吾之弟子,心中必然感激。”

  高华君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不过他早就习惯了圣人说话玄之又玄,自己听不明白只需要记下,回头细细思索便可。

  叶行远却真的目瞪口呆,圣人果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看上去对他的一切了如指掌。不过他说弟子心中感激,想必说的便是钟奇。

  难道说,合乎本心的行动,并没有违背“节”的定义?

  想到这一点,叶行远正容敛色,虚心请教道:“还请圣人指教。”

  尽管对面并非是圣人真身,但不管是投影也好,分身也好,他仍然拥有圣人的智慧。对于叶行远来说,这或许是请教心中疑惑的最好时机。

  实际上从颜无邪墓回来,叶行远就一直在考虑圣人之道与君子五德的真谛。

  高华君的“孝”,子衍子的“忠”或许比较好定义,但颜无邪的“和”与钟奇的“节”,却都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而天下最能够阐明五德之人,就在眼前,当然就是圣人本人。

  叶行远没想到进入钟奇的死后世界,真的能够得到当面请教圣人的机会,这种机缘简直是三千年来轩辕世界读书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哪怕得不到五德之宝,就算是得圣人一句教诲,这一趟也来得值得。

  圣人却淡然笑道:“三千年鸿沟,如何教得?不可说,不可说。你所求者,须得自悟。”

  圣人教弟子,一向是因材施教,对不同人的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圣人语》中有记载。有弟子问:“闻斯行诸?”

  圣人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又有弟子问:“闻斯行诸?”

  圣人曰:“闻斯行之。”

  又有人曰:“先者也问,闻斯行诸?圣人曰,‘有父兄在’;后者也问闻斯行诸,圣人曰‘闻斯行之’。弟子也惑,敢问。”

  圣人曰:“先者也退,故进之;后者也兼人,故退之。”

  翻译过来,就是两个弟子同时问圣人同一个问题“听到了就去做吗?”,圣人对第一个说你父兄还在,你怎么能随便去做?对第二个却说,听到就赶紧去做。

  另外就有弟子迷糊了,问圣人说为什么不同的回答。圣人说第一个弟子性格激进,所以要劝他保守;而第二个弟子性格温和,要劝他勇猛精进。

  这就是对待不同弟子的不同教育态度,叶行远虽非他的弟子,是三千年后的道统传人。圣人并不想用既有的思维和解释来束缚他,一切还得靠他自行领悟。

  叶行远如醍醐灌顶,躬身行礼,“今日一见圣人,恍然大悟,解开心头所惑。”

  君子五德,每个人的理解本来就不一样,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说到底,还是得自己去领悟才行。而自己附身在钟奇身上,正是参与了这个领悟的过程。

  就像是颜无邪带他看三世轮回,也是一样。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