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米军怎么还不来啊?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永备工事,是指用坚固耐久的建筑材料,预先构筑的比较坚固、能长期使用的工事。

  其强度绝对不是临时用沙袋、夯土、工兵铲构建的临时工事可以相比的。

  对于朱富贵来说,从后世可以进口到许多强度不下于永备工事的预成件,这些不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代的法国人可以想象的。

  这些预成件被设计出来的初衷是用于抗洪抢险等灾害应急,以及所谓3D打印建筑的建造,所以文化值惩罚并不是很高。

  当然了,朱富贵买来学习中东友人对这些产品进行再加工和延展功能的开发,这就不是系统可以长臂管辖的了。

  朱富贵差不多已经悟到了,这个狗系统大约相当于各种多管闲事的国际组织,只要自己多向中东友人学习经验,总能找到绕开监管获取军事物资的途径。

  无论是煤气罐还是原油筒,又或者灭火无人机和除马蜂无人机,总有一款适合大明。

  在朱奇诺中最常见的永备工事是地堡。

  这种法式地堡裸露在地外的部分大约只有一米多高,战士需要弯腰进入。

  地上结构除了观察射击孔外,基本就是个水泥坨子,顶盖和墙壁的厚度可达米,某些地方甚至焊有4公分厚的铁板,足可以承受这个时代最强大炮的数次乃至数十次轰击。

  而且地堡还有地下通道与其他地堡相连,一旦地上防御体被轰掉,战士可以通过地道后撤。

  但相反,敌军若是想从地道口攻入别的地堡,或者放毒气,则会被精巧的隔板阻拦。

  除了地道外,地堡内部还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包括储藏室、休息区、水井等。

  比起法鸡的原设计,大明工部的工程师们考虑到自身条件,以及敌人火力的孱弱预期,将地堡进行了简化,不过核心区域还是挖了出来。

  也就是说,每一个这样的地堡,都能够独立作战,成为敌军的噩梦。

  地堡虽然只是马奇诺防线中等级比较低的简单工事,但在朱奇诺防线中,地堡却是中间力量。

  对于这个时代的敌人来说,这几乎已经是无法攻克的壁垒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富贵选择铸造工事而不是一味扩军的原因之一。

  大明目前的土建能力远远超越了时代,但武器装备,尤其是火力装备,并没有什么优势。

  除了地堡之外,朱奇诺中还有1个防御指挥所,2个备用指挥所,若干个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

  说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其实就是挖出来大大小小的坑洞和地道,然后用水泥和预成件浇筑出地上部分就行了。

  这种土木作业对于华工们来说算是老本行了。

  朱富贵不知道为什么马奇诺要挖20年,花那么多钱,直接上,朱富贵觉得将马奇诺交给德国人来挖,能缩短1/3工期,而让中国工人来挖,起码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