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三章 潼关之战(六)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李自成很是感慨的同李岩说了一句:“朕今天才知道,当年的秦始皇、汉高祖、唐高祖父子,是如何定鼎天下的!”这几个人,都是依托着八百里秦川,靠着这里良好的水利设施,灌溉体系,所生产出来的粮食向东发展。

  孙传庭在陕西推行新政、练兵之外,最大的一个政务就是推行以工代赈,将各地的灾民、饥民集中起来,发给口粮,让他们去疏浚那些多年淤塞荒废的沟渠,以便有利于灌溉。要知道,关中地区,之所以能够在秦汉时代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着成熟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用于农业生产。而多年以来,原本小河一样的引水渠、灌溉渠,基本上已经淤塞到了可以行车走路的程度了。于是,孙传庭便组织人力对这些淤塞的渠道进行重新疏浚、开挖。只可惜,功亏一篑。

  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孙传庭被官绅勋贵们攻击谩骂的行为措施,当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打进关中后,却被坚决彻底的贯彻执行了。不但贯彻了,而且在他的路上走得更远。

  李岩上奏李自成,将原本被各府藩王勋贵官绅太监名下的土地全部收缴为官田。这样一来,原本困扰孙传庭的问题:如何将水渠通过这些豪门大户的田地,也就不成为问题了。很快,一张纵横关中平原的水利网,重新出现。结果,在大顺军占领关中的当年,便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秋天则是第二年大丰收。在很多顺军老人们看来,明明今年的情形比任何一年都更像灾年,几乎春天就没怎么下雨,差一点就又闹起蝗灾来,然而关中平原上的小麦和棉花却丰收了。这还不算人们抢种的那些高粱,利用山坡沙地种植的红薯、土豆等作物。眼下的顺军,正应了那句话,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几句话讲完,众人纷纷放下碗筷,开始商议前方的军情。按照李自成的想法,顺军准备利用潼关的地理优势,进行逐层逐次的抗击防御,大量的杀伤消耗清军兵力,让清军陷入疲惫作战的地步。等到清军体力、兵力、士气都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突然以顺军主力杀出,打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战。

  这也就是为何顺军大军云集在此的原因。

  “捷轩,前方战事如何?”

  “皇上!马世耀打得不错。算得上有声有色。!到今天早上为止,已经斩杀辫子兵上万人,斩首清军总兵两人,总兵以下、守备以上官将数十人。缴获各色旗帜百余面!”

  其实,这些前线的战斗进展情况,以李自成的丰富经验,他都不必听汇报,只需用耳朵听听前线隐约传来的喊杀声、枪炮声,就能知道个七八成。

  他满意的点点头,“传朕的旨意,巫山伯马世耀所部奋勇杀敌,着兵丁每人赏银元十块,肉一斤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