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七章 拉仇恨值的李守汉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重大贡献的才有:高祖刘邦的庙号为太祖;文帝刘恒的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著名的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这是汉宣帝之前有庙号的皇帝,他之后的汉元帝刘奭庙号为高宗,谥孝元皇帝;汉平帝刘衎庙号元宗,谥号为孝平皇帝。其他皇帝都没有庙号,像景帝就不是庙号而是谥号:孝景皇帝。像平帝的元宗都是属于后期,制度不是那么严格才得的。像一手开创了所谓文景之治的汉景帝都没有混到个庙号。可见庙号管理的严格程度了。后面几个西汉皇帝有庙号的,都是东汉追封的,不是当时商议的。

  死去的皇帝都被请到太庙里供奉。太庙祭祀是以太祖为中心,没有太祖就没有这个朝代,刘知几《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有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祖有功,宗有德”。尊为“祖”的,通常是有开国的大功。也就是开创朝代的叫祖,有政绩的叫宗。开国之君称之为太祖。如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一般一朝只有一个“祖”,很多”宗”。明朝除了太祖,还有成祖,是因为成祖迁都燕京,此后明朝奠都于此,而且成祖在文治武功上颇有作为。其后的皇帝相比之下,充其量只是守成,没有更大的开创。“宗”有延续的意思,例如宗绪、宗祧。因此成祖以后的皇帝庙号就都是“宗”。

  汉宣帝刘洵从民间被霍光寻访出来并且扶上皇帝宝座,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刘洵便一手主持了给汉武帝上庙号的工作。武帝这个称谓,便是对他的太爷爷刘彻一生功业所作出最好的总结。同时,也因为这个举动,让刘洵确立了自己的合法性,避免了被霍光废掉的命运。

  而且,刘洵在位期间,执掌汉室江山,对外平定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也是个强爷胜祖的人物。后来的光武帝刘秀曾经称呼汉宣帝刘洵为中宗,意思是中兴之主。这分明也是要让朕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啊!李守汉这番意思,朱由崧自然要好好领会了。

  “臣领旨。”从对马士英、史可法两个人的称呼当中,马士英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差别,看来,眼前这位天子对于史可法可谓是颇有成见。

  “先生还有什么高见,请一一赐教。”

  “二曰定人心,讨逆贼。如今,大明疆域之内,辽东有反贼多尔衮所部,造反多年,为祸甚广。西北、中原、京师,又有大顺李自成所部,张献忠又在四川成都僭越称帝。此外,各地叛匪乱贼不计其数。臣请陛下降下旨意,令各部官兵讨伐各路反贼!”

  这种官样文章,早就听得赵之龙、吕大器、钱谦益等人耳朵的膙子快要比脸皮还厚了,便是再好的讨伐逆贼反贼的旨意,花团锦簇的文字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