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二章 众正群贤真面目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他已不食三日,声不能续,他让家人扶着,向着紫禁城方向三跪九叩,又赋诗二,遂自缢死,其妾亦自经。”

  “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听得我军精骑于街头驰突呼喝传达皇上圣谕之声,叹道:‘国家至此,臣死有余责。’他整理衣冠拜阙,北谢天子,南谢母恩。又嘱咐家人道‘若即欲殓,必大行殓,方收吾尸。’乃缢死,事后家人满门殉节,十有三人。皇上闻之,亦为之赞叹,故而罗列其家殉主之人名录在此陪祭。令有司收殓其家。”

  “左副都御史施邦曜闻我天兵进城,大声恸哭,题词于几上:‘愧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遂自缢。”。

  “大理寺卿凌义渠尽焚其生平所着述及评骘诸书,服绯正笏望阙拜,复南向拜讫,遗书上其父,道:‘尽忠即所以尽孝,能死庶不辱父。’以触柱,流血破面而死。”

  “平生读圣贤之书,养就胸中浩然正气,自然该当如此。果然是读书人风骨!”孙传庭的赞许称颂之言未曾落地,一连串打脸的话便接二连三的从李岩口中迸出。

  “当晚,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国兴自缢死。”

  “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守崇文门,城陷,作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自缢死。”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守宣武门,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尽。”

  “新乐侯刘文炳,闻我天兵破内城,叹道:‘身为戚臣,义不受辱,不可不与国同难。’与弟左都督刘文耀择一大井,子孙男女及其妹十六人,尽投其中。祖母瀛国太夫人,崇祯之外祖母,年九十余,亦投井死。”

  “驸马都督巩永固,闻天兵破内城,杀其爱马,焚其弓刀铠仗,大书于壁上道:‘世受国恩,身不可辱。’时乐安公主先故,命外举火焚赐第,火燃,与子女五人俱投火死。”

  你不是说读书人的风骨绝佳吗?这些人可都是读书人眼睛里颇为鄙视的厂卫鹰犬和勋贵之人,以身殉大明的远远较之读书人多。除了几位尚书外,文官殉国之人便是几个小官了。

  大顺军攻城时,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金铉跪在母亲章氏前道:“儿世受国恩,职任车驾。城破,义在必死。得一僻地,可以藏母,幸去。”母亲道:“尔受国恩,我独不受国恩耶?事急,庑下井是吾死所。”金铉恸哭,辞母前往视事,至御河桥时,闻内城陷,金铉望寓再拜,即投入御河中。其母章氏亦投井死,铉妾王氏亦随死。其弟诸生金錝大哭道:“母死我必从死。然母未归土,未敢死也。”取棺殓其母,复投井而死。

  “左中允刘理顺,吾杞县状元郎也!闻我军入内城,题笔于壁上道:‘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遂酌酒自尽,其妻万氏、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