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 朝廷恩典、挖墙脚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姜一洪的迎接之下,王德化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

  “公公,这位是李大将军的长子李华宇。特为从南中赶回来迎接公公的。”姜一洪逐一向身为传旨天使的王德化做着介绍。

  为首的便是连夜从顺化赶回来的李华宇。不久前带着南下参观团做导游的他肤色白皙,身材中等,虽然尚在年幼,不过身型骨架已经长成,裁剪合体的锦袍很是衬托他的身材,没有戴冠,只是用一条抹额勒住了前额,上面镶嵌的几颗宝石晃花了人们的眼睛。

  在李华宇身后,头戴八瓣帽儿铁尖盔,锦袍内露出了钢制胸甲,背上系着大红披风的三个人吸引了王德化的目光,不像他见惯了的那些边军各镇武将蛮野跋扈,也浑然不类京营官兵的油滑胆怯猥琐,面色没有那种酒色过度的神色,举止行动间虎虎有力,透出一阵武将的威风。

  “不知这几位将军是?”

  他眼睛一亮,便开口询问李华宇。

  “这是我南中军驻扎在广州附近的三个旅长,特为前来迎接天使!”

  廖冬至、吴六奇、吴标三人一起插手向王德化行礼问安,这令他有些略微不快。

  《大明会典》中的《礼仪定式》详尽规定了明代官场礼仪:凡百官交往,以品秩高下分出尊卑。品级相近,相见时行礼,则东西对立,品秩稍高者居于东,品秩稍卑者居于西。品秩相差二三等,相见时品秩高者居上,品秩低者居下。品秩相差四等,相见时品秩低者下拜,尊者坐而受礼,有事则跪着禀告。如此循例,一品官与二品官相见,二品官居西行礼,一品官居东答礼。与三四品官相见,三四品官居下行礼,一品官居中答礼。与五品以下官相见,一品官坐受其跪拜之礼。司属官品级低于上司官,秉事时必须跪。近侍官员,不必拘品级行跪拜礼。同僚官品级虽有高下,但不必拘礼。大小官员在内府相见,不许行跪拜礼。官员出入街道,不许抗慢,官员品秩相差一品则需避马避轿,相差三品则跪。但到后来,特别是明武宗之后,这一套礼仪也稍有改移。比如说诸寺大卿均为三品官,却得避尚书、侍郎。六部侍郎三品官,得避吏部尚书。公侯勋臣官位在一品之上,道上若与内阁首辅相遇,也得避让。

  明朝对皇帝最大的礼是五拜三扣头——长跪,俯首至手(这叫拜)五次,叩头至地(这叫扣)三次,然后起身,拱手侍立——用于最正式的场合(官员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一般三拜四拜,然后起身侍立。接圣旨时要跪。官员参与祭祀或对人表达感激时一般到四拜。

  作为崇祯最宠信的太监之一,各部尚书以下。总兵以下官员将领们见到他,哪个不是以参见上官之礼叩头见礼?不想这初到南中军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