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大救星_盛唐大救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们的服装颜色,也渐渐变得缤纷多彩。

  从边关到中原,王烁走这一路,也就在脑海里画完了自己的这一卷“盛唐画卷”。

  盛唐在边关,是金戈铁马犯我必诛!

  盛唐在中原,是物华天宝国泰民安!

  离京城越近,王烁这一支押俘队伍的受关注程度就越高。原本他们走的是军队专用的“驿道”,百姓不得占用。但是常常会有许多百姓,自发的聚集到驿道附近。

  围观,并欢呼!

  王烁现在才知道,原来大将出征立下边功然后进京献俘,是关中的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原来很简单,这意味着大唐国力鼎盛、兵锋强劲。

  身为这种国家的子民,谁还能不自豪?

  更何况,唐人骨子里本就带着锐意进取、积极开拓的强势基因。就连饱读诗书的文人,都日思夜想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或者是“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不服就干”、“谁惹我,我打谁”几乎就是唐人的普遍性格。他们对这些立功军人的赞赏与羡慕,那绝对是无比的真诚!

  看着身边那些大声欢呼,对自己投来炙热眼神的关中百姓,王烁心里感觉一阵舒坦。

  石堡城,自己总算是没白忙活。功名利禄总是难免有所水份,能得到这些普罗大众的认可,才算是真的值!

  几日后,王烁立马站在了一座桥上。

  这桥并不宽大也不宏伟,但却是一座影响大唐国运的著名之桥。

  渭水便桥。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这里,与突厥的颉利可汗杀白马,立下了渭水之盟。

  那是一场兵临城下的耻辱之盟,但从此催生出一个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强大帝国。

  无独有偶,王烁想到了三百年后大宋那个,同样也是兵临城下的“澶渊之盟”,它给大宋买来了百年的和平,也让大宋学会了一个丢人现眼的大招——能用钱摆平的事情,那都不叫事。

  终于有一天,他们遇到了连钱也摆不平的金人,于是连皇帝都被人掳了。

  王烁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声冷笑,如果三百年后,九州大地的国号仍然是“唐”,这片大地上仍然生活着一群“不服就干”的人,就不会发生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了。

  大唐的衰败,就从安史之乱开始。

  除了安禄山与史思明本人,最需要为安史之乱负上重大责任的两个始作甬者,就是李隆基和李林甫。

  王烁因此心想,看来我此行赴京的意义,不止于拯救老王,拯救自己,拯救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我或许也是在拯救大唐,拯救我们的历史!

  呵,这么说,我还是一个立志要成为“大救星”的男人!

  队伍络绎通过便桥,王烁一直策马立在桥上没动,浮想连翩。

  走在最前方的李晟突然拍马回来,“二公子,左金吾卫郎将郝廷玉特意前来迎接,在前求见二公子!”

  王烁眼前一亮,郝廷玉?!

  这哥们是一位战场猛将,“换马战河阳”的事迹被史书像写小说一样的描写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老王也特意跟自己提起过他。

  记得当时老王说,郝廷玉曾经从军于朔方,李光弼特别欣赏他的武艺人才,将他举荐到老王的幕府做了牙将。三年前郝廷玉的父亲去世,他回家丁忧。结果被金吾将军李岘给看上了,于是上奏朝廷“夺情起复”将他留任于左金吾卫。

  当时王烁还好笑,怪只怪老王手底下的人才实在太多了,于是总是这样残忍的被人挖墙角。

  三年过后,郝廷玉已经在金吾卫混到了五品左郎将的位置,并且人称——京师第一猛将!

  王烁清楚的记得老王如此强调:郝廷玉这个人,你可以视之如李晟和荔非守瑜,完全可以信任!

  “走!”王烁拍马上前,“咱们去会一会这个,京师第一猛将!”

  【第二卷开启,新的战场新的征程。请大家多多投票,多多支持!】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