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工业(一)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是在新式学校里念书,并且海外华人的座谈会上,也都听说过,还看过一些照片图像,而且穿越者也给这些学生讲过工业革命、机器化、社会化大生产的概念,因此也知道工厂、机器代表着现代、文明、发达、强盛,而杨育新为他们讲说的华东政府的未来正是这样一付光明的景像,年轻人都是充满激情热血,这时怎么会不激动万分呢?

  而就在众人谈论之间,轮船己经开进了青岛湾,在栈桥边停泊,并且搭上了舷梯。而杨育新一面陪着詹天佑、一面组织学生们下船,来到栈桥上。

  这时己有华东政府的工作人员在这里等候,并且准备好了迎接他们的车辆,当然也为他们准备好了住所,就是青岛新建的希望学校,而杨育新和詹天佑则是住在华东政府的招待所里。因为杨育新以前一直都是在天津工作,后来又去了上海,因此在青岛还并沒有给他安排固定的住所,而且这一次杨育新是一个人回青岛,蒋怡和那对姐妹都留在上海,也就住在招待所里。

  接学生的都是马车,8人乘坐一辆,依次的离开了码头,而接詹天佑的是一辆电瓶车,由杨育新陪着詹天佑上车,一起前往招待所,而沿路上詹天佑所见到都是宽阔平坦的道路,人车分流,各行其道,秩序井然,而道路边是线条简单、窗口整齐的多层房屋,或是正在修建中,以及林立着高耸的电线杆子和电灯。而杨育新也向詹天佑一一介绍主要的街景,那些是以前德国统治其间留下来的,那些是穿越者控制青岛以后修建的,当然是以后者居多。还介绍了青岛的电器化发展情况,杨育新告诉詹天佑,现在青岛有一座大型发电厂正修建中,一但建好可以供应目前整个青岛市区的电力,只是杨育新也不知道,现在发电厂己经建成什么样子了。

  詹天佑虽然不是电器工程师,但也知道电器化的普及发展,既使是在美国、欧洲也是属于高新技术,而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只是在租界里有少数建筑配有小型的发电机,或是小规模的发电厂,仅仅只能供少数的建筑用电,像这样达到城市级供电能力的发电厂却是第一座。虽然现在青岛的城市规模并不大,但也有几十座房屋建筑,甚致还有路灯,这决不是一般规模的发电厂能够供应得了的。

  时间不长,电瓶车就到达了招待所,其实就是一栋宿舍楼,暂时做按待用。下车以后,杨育新指挥招待所的工作人员给詹天佑安排好房间,而自己的房间则安排在詹天佑的隔壁。等把詹天佑安置好了以后,杨育新才赶到行政大楼,向行政院汇报。

  而在午饭以后,秦铮代表华东政府,在行政大楼的一间会客厅里接见了詹天佑,因为秦铮在名议上还是清廷的山东巡抚,因此詹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