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太学之论_[三国]香草门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利实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荀柔驻笔。

  望着自己刚刚写下的句子。

  竹简的长度,居然十分适合。

  当他深切思考,希望雒阳太学,成为什么模样时,下笔几乎不受控制的写下这一段,□□先生对新青年的期望。

  整个大汉,太学是最高学府,造就的是走在时代顶端的人物,或许唯有这样的品格,才足够引领国家。

  然而

  他提笔,先抹去了对这个时代过于先锋的“保守”和“隐退”两句。

  顿了一顿,又无奈抹去了“自主,而非奴隶”。

  ——就算真的想解除奴隶制度,也不可能从太学这样的地方入手。

  犹豫片刻,他又闭眼抹去了“务实”。

  这个世界文盲太多,雒阳太学为天下最高学府,无论哪一种学问,都需要保留和传承。

  真是

  “世界”和“科学”。

  望着剩下两句,苦笑声溢出喉咙。

  将这样两句,送给如今的太学,不说别人,就是他自己看了,都觉得像疯了。

  他默默从屋角拖来铜盆,将几根竹简丢进去,淋上灯油、点燃。

  火焰顺着竹子表面的液体蔓延,很快便听到竹子燃烧发出的噼啪作响。

  最终将会变成一团灰。

  他扑倒在榻上,转脸望着那团火焰。

  火焰中,仿佛有无数身影和面容,苍白的、怒目的、激昂的、麻木的最后都消失了。

  有一瞬间,他也想消失。

  每次入雒阳城,他都有一种被粘液包裹的窒息,甩不掉,又破不出,每一步都像是走在水里,偶尔不管不顾的想要跳起来,但下一刻理智和自制就会回来。

  有时,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又没有那么确定。

  董卓会来吧?董卓会来吗?

  历史会改变吧?历史能改变吗?即使改变,又能怎么样?

  没有不死之人,没有不灭之朝,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封建王朝复兴,就算没有五胡乱华,一个朝代灭亡,一个朝代兴起,仍然有人会唱“恨生于帝王家”,百姓却受着奴役,被当成蝼蚁和牛马,血流成河,没有一句话。

  看大势的人,站在云端上,纤尘不染。

  没有人比他更绝望。

  既然让他到这里,为何又要让他看到过光明。

  不要再想了。

  不可能。

  不是时机。

  看不到的,不是早就清楚吗?

  荀柔闭了闭眼睛,定下心,将突如其来的情绪平复。

  整冠,正衣袂,汲鞋出门,他一路快步,沿着门口开满白花的草棉小径,走到前面荀彧的屋舍边。

  窗棂撑开,阳光满室,堂兄坐在窗下案边书写,素袍帻巾,眉目清润。

  “含光?”荀彧听见动静,抬头望来,清浅一笑。

  荀柔脚步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