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九章 广平夜话_纵兵夺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骁锐之士,为何不在朝廷而处边野?

  卢植看着左右夹裹着他保持警惕的燕赵武士,内心的感慨与悔意就没停过。并非是为他自己后悔,而是为先帝,为朝廷。

  人常道五十而知天命,今年卢植刚好过五旬。

  人的一生怕只有一个五十年吧?涿郡卢子干什么人、什么事都见过了。出任太守入则尚书,逢乱绥靖逢战为将。

  他什么没见过。

  五十年,他卫君存国为己任,讨贼于冀州、拔剑白阁山、追帝河津间……卢植从未骄功自满,大汉有太多像他这样的人,可天下还是乱了,皇权败落贼寇骁跃,这是为什么?

  反叛,一次又一次;暴乱,一次又一次。

  教化止不得干戈,所以他放下书卷拿起刀剑。

  可刀剑可止人祸,却止不住天灾。

  如果不是这天下错了,那是谁错了?

  卢植本想就此回乡,不问世事。可如今连幽州都回不去了,这些燕北的兵,身着甲胄手执利刃,论兵装气概甚至胜过洛阳北军。幽州何时有了这样一支天下强兵?

  平阳亭,越来越近了。

  远处,立着昂首挺身跃马擎矛的身影。

  “赵,赵司马?”

  受命护送老者的燕赵武士反应不过来,方才他们离开大营,赵司马不是在将军身侧,怎么如今却带着近百个军骑出现在这里?

  “将军有令,命尔等回营。”赵云高举着燕北护乌桓校尉的印信,勒住马匹向这一伍燕赵武士朗声道“将这老者留下,你们回去告诉将军,不要将这件事透露出去,知晓了吗?”

  一伍军士心中本有疑虑,此时见到燕北从不离身的印信,当下拱手告退,留下惊疑不定的卢植。

  护乌桓校尉印,在如今的冀州可要比州牧印信好使多了,任何人见到印信便若燕北亲至,但有命令绝不敢推辞。

  待那一伍军卒走远,赵云这才收了印信翻身下马,恭恭敬敬地走到卢植面前行礼道“卢尚书,方才营中人多眼杂,将军不得已而失礼,特命在下向您告罪。”

  “燕将军知道老夫是谁!”

  见卢植承认,赵云点头,旋即自马背上解下一副铠甲兜鍪捧给卢植,说道“子干先生还请先换上甲胄,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宜久留,路上在下自会为您解释。”

  卢植虽不知晓燕北为何要这样做,但看赵云的模样不像要害自己,当下应允换上与追随赵云的军骑同样的甲胄,翻身上马,便跟着赵云一路打马东奔。

  “我等绕过魏郡,今夜在广平停留,明日走安平国便安全了。”赵云与卢植并马,同为河朔之人,操弓奔马不在话下,一队军骑打着燕北军的旗号快速穿过官道,周围亭里无敢拦者,“子干先生是国之柱石世间大儒,我家将军猜测您必是因朝堂上得罪董卓而离开洛阳,因此让在下一路护送您回幽州。”

  卢植毕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