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津桥偶遇_大唐坑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尽兴,回到卧房时已经到后半夜了,吟风与弄月像往常一样等候着他。卢小闲与二姐妹分别了不少日子,再次重逢当然少不了缠绵,他借酒劲变着花样的与姐妹俩戏耍,只到二人不停告饶才作罢,怪不得此刻吟风会有如此一说。

  张猛一脸坏笑瞅着卢小闲:“酒色头上一把刀,你可得保重身体呀!”

  卢小闲瞥了一眼张猛,口中并不示弱,铿锵道:“不用你瞎操心,我身体好的很!”

  说话间,他们远远便能看见天津桥了。

  天津桥始建于隋炀大业元年,横跨洛河之上,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接“街宽百步”的定鼎门大街,为都城南北之通衢,有天汉津梁气象。天津桥正西是神都苑,苑东洛河北岸有上阳宫。桥正北是皇城和宫城,殿阁巍峨,桥南为里坊区。

  此刻,桥上桥下车马行人川流不息,游客驻足眺望,闲人盘游娱乐,亲朋折柳送别,倍极繁华热闹。

  卢小闲信步走上桥,四角亭、栏杆、表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热风拂面,耳闻目望着这盛唐洛阳的繁华喧嚣,心头没来由一阵感慨。

  架在岁月的河上,连接此岸与彼岸,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桥,与流水、洲渚、河岸、津渡这样一些字眼组合,透出的是怎样一种隽永的意味?

  洛阳,丝路之东端,盛唐之名都,宫殿恢弘,坊市繁华,几度化墟又几度繁盛。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卢小闲的思绪停伫在天津桥上,片刻又倏的回转,他想到了眼前的境地。

  武三思奉旨带陈玄礼和羽林军士护送李显返回帝都,由于家眷和仆人众多,车队至少得一个月才能到达洛阳。

  卢小闲懒得和大队人马慢慢磨蹭,独自骑快马日夜兼程,不到十日便赶回洛阳。之所以着急赶回来,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提前安排布置一下。虽然他熟知唐史,但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前已经出现协定现实与史书不符的情景,他意识到后世所记载的唐史恐怕也不能完全相信。

  李显一行虽然走的慢,但终归会回来。李显回归帝都,对暗流涌动的几方势力的角逐增添了无尽的变数,恐怕洛阳城又将掀起腥风血雨。

  万事靠自己,在几方角逐的政治旋涡当中如何独善其身,这是卢小闲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张猛和吟风弄月姐妹二人见卢小闲突然跓足不前,神色凝重,似有所思,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人相互茫然对视,不敢询问只能静静站在那里瞅着卢小闲。

  “这不是卢公子嘛,这么巧?”就在卢小闲沉思之际,一个声音突然传入耳中。

  卢小闲蓦然扭头,只见一张憨厚的笑脸映入眼帘:正是洛阳首富王胡风。

  卢小闲苦笑着摇了摇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话一点没错。

  说起来,卢小闲与王胡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