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番外篇 世间再无张太岳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陵七十有二,于国之功,何人不知,陛下就如此等不及吗?”

  中年文士勉强开口,“弹劾钱龙泉是何罪名?”

  “擅杀。”

  “难不成是嘉靖年间,东南倭寇首级京观?”青年拍桌大骂,“无耻之尤!”

  中年文士看了眼沈一贯的神色,试探问:“蓟辽总督?”

  青年神色一滞,“再如何也是出师有名,如何能算擅杀?”

  “钱龙泉当年致仕,也是因科道弹劾擅杀,这是翻旧账啊。”中年文士苦笑道:“钱龙泉受三代帝王信重,不料……”

  沈一贯叹道:“辽东刚刚送来军报,女真已然建国称汗。”

  屋内安静了好久,沈一贯摇头道:“龙泉公当年曾言,未能斩草除根,唯恐留下后患……如今,却成了弹劾其本人的罪名。”

  隆庆二年,钱渊调任苏松巡抚,之后历任福建巡抚、广东巡抚、浙江巡抚、两广总督,始终在外地打转。

  嘉恒三年,钱渊调任蓟辽总督,以女真扰边为由,大举发兵,杀戮甚重,垒起的京观令人胆寒,钱龙泉之名可止小儿夜啼。

  多有科道言官弹劾钱渊擅杀,张居正拟调其回京,但钱渊突然挂印封金,飘然南下,定居在宁波府镇海县,就此不问政事。

  ……

  夜深人静,高悬的明月洒下万点明辉,却照不亮世间阴私。

  如今京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地方就是这儿,锦衣卫北镇抚司昭狱,但没有人敢来这儿。

  “世间再无张太岳。”低低的声音在角落处响起。

  一身囚衣,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乱草上靠着墙壁,低低的又重复了一遍,“世间再无张太岳。”

  “十年前,你辞官归隐,只留下那封信,信中只有这句话……”

  “世间再无张太岳……世人皆赞你眼光长远,难道已预见今日?”

  有脚步声响起,张居正充耳不闻,直到脚步声在眼前停下,他才疲惫的抬起头,“田指挥使是要来送某上路?”

  刚刚升任锦衣卫指挥使的田尔耕面有惶恐之色,侧身让出身后一人。

  此人身量普通,相貌平平,脸上颇有风霜之色,看起来颇为疲惫。

  田尔耕悄然退开,只留下此人。

  “叮当,叮当。”

  张居正艰难的扶着墙壁起身,拖着脚镣缓缓上前,“尔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躬,“世间再无张太岳。”

  长久的沉默,似乎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见。

  “世间再无张太岳。”张居正苍老的声音带着嘶哑和悲凉,“钱龙泉想作甚?”

  来人轻声道:“明日旨意,朝廷将厉行禁海。”

  张居正双目射出锐利的光芒,看的对面那人不禁垂目,“他钱龙泉的手也伸的太长了,深入昭狱,驱使缇骑也就罢了,连明日陛下旨意都能了若指掌!”

  “厉行禁海,厉行禁海?!”

  “蠢,蠢,蠢不可及!”

  张居正痛苦的捶着栅栏,“何人误国,当斩首以谢天下!”

  “陛下之意。”来人停顿片刻再开口,“请相公南下相会。”

  “果然,果然……”

  “果然如此……高公所料不差!”

  张居正喃喃数语后猛地转身背向来人。

  “同为科举入仕,匡扶社稷,他钱龙泉却与众不同!”

  “他钱龙泉早有不臣之心,却要以此羞辱老夫吗?”

  “此生仕明,难道临死却要背上叛名?”

  “滚!”

  来人沉默片刻后,低声道:“龙泉公曾言,张江陵当不肯南下,但请怜惜家眷子嗣。”

  张居正缓缓走向草堆,艰难的扶着墙壁坐下,侧身对着栅栏,“当年严分宜、徐华亭均身负骂名,其子亦不过充军流放。”

  来人叹道:“三日前,陛下中旨,辽王复爵。”

  张居正身子一僵,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又是长时间的沉默后,沙哑的声音传来,“长房三孙。”

  “必为相公留此血脉。”

  张居正盯着乌黑的墙壁,缓缓伸手摩挲,“便在今晚。”

  来人沉默片刻后,深深一躬,悄然退出。

  十七岁的张同敞走出昭狱,抬头正看见明月躲进了厚厚的云层,身后的昭狱深处,正响起嘈杂的喧闹声。

  是夜,万历十五年六月十一日,七十二岁的前内阁首辅张居正,自尽于昭狱。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