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赵泰:感觉被占了大便宜_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罢官这股浪潮跟赵泰他们想的差不多。

  整个常山郡的官员直接去了九成以上,这就跟一个人身上的骨头,没了骨头支撑那人就废了,跟一摊活着的肉没两样。

  旧骨头没了,当然要用新骨头接上,原先的数十个人一朝出人头地,把将要生乱的常山郡给撑了起来。

  又有军队在侧管控地方,这才算是将整个常山郡掌控在了手中,之前也是掌控,但却跟全是自己人的掌控程度不能比。

  怪只能怪世家给了赵泰成长的时间,否则他想做到这个地步也只只有实行军管这条途径。

  “世家,真是善解人意,大好人啊。”

  说是这么说,但赵泰动起手来可一点都不会客气。

  何况能做到这一点跟他发达的通迅系统分不开,要是没有这种顷刻间就知道各地动向的通迅系统,这么玩赵泰早就废了,有军队也不顶用。

  想想今天这个县集体罢官,让管理系统瘫痪,他要重新任命官员的话得先收到消息,再把消息传回去,来回少说要一天一夜,更远的时间就越久。

  那明天别的地方又罢官,后天呢?如此往复只会让赵泰疲于奔命,杀人都解决不了问题。

  皇权为什么要依托于世家,依托于士人,那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跟通迅和知识不能普及有相当大的关系。

  最关键的还是通迅,没有这个先决条件,赵泰准备再充足也不敢跟世家对着干,说不定早就妥协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赵泰入主常山郡后世家才不敢妄动,不然以他们的手段控制住城池还不是简简单单,即使城里的军队是赵泰的也不过是多废些功夫。

  反正只要做得速度够快,赵泰就反应不过来,除非跟世家交好才不会出现这种事。

  没有这些优势还搞革命?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单纯的穿越者也不行。

  “主公,常山郡算是稳了下来,但这招贤令却跟我等想的情况不一样。”

  齐周,夏侯兰,王翠,郑琛,尤阚他们现在身兼至少三个职位,因为对一个郡的官员体系来说,除了郡丞跟主簿,其他各职官员有十五个之多,还不算各官员所管事务内应该配置的吏员。

  吏员好办,高级一点的需要识字能协助处理事务,完成交待下去的任务,低级一点的识不识字都无所谓,也就是打下手的而已。

  只要把领头的主要官员解决,以赵泰在军中实行教育的制度,从军队里挑些人出来又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算是军转政,但还真别说,这类军转政的人用起来十分顺手,做事也不拖泥带水,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变通。

  但这是缺点吗?根本就算不上。

  所以对各地官员这方面,赵泰是可以做到不外求的,集体罢官对他的影响就跟被微风吹了一下,风过了一切照旧。

  没有外人在场,王翠也走进了府衙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