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章:那我应该是什么?_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赵泰听到朝廷派了诏安使者来的时候,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你说,朝廷对我诏安?”

  消息是尤阚告诉他的,此时对方正恭敬的站在他面前。

  那惊讶的表情不比赵泰好到哪去。

  “是的明公,齐主簿已带人前往迎接,特告知属下来问询明公意见。”

  主簿,这是汉朝一个郡的官职,属于重要幕僚做的事也很多,权力不小。

  赵泰到是想给他安一个如工部尚书一样的职位,六部除吏部外都有浅显的框架。

  但各部都没有很好的领头者,除了刑部有夏侯兰顶着,户部也有王翠无实职有实权的处理。

  其他的,其他的都在齐周肩上。

  找不到更多能顶事的人员,给齐周一个工部尚书或侍郎的位置,别的怎么办?

  还不如就让他当主簿,继续身兼数职。

  能者多劳嘛,反正赵泰已经完全忘了齐周投效时说过的话,没说过,记不起来。

  尽管赵泰号称义军,占了一郡之地自己治理,但在汉朝没亡之前,本质上这地盘还属于汉朝。

  除非赵泰称王称帝,傻了他才这么做。

  朝廷来诏安他这个义军,合情合理,也没有拒而不见的理由。

  礼数还是要有的,赵泰又不是只知道打打杀杀的野蛮人。

  就当接见使节团,两个国家搞外交算了。

  见一见又不吃亏,他也想看看这朝廷要怎么诏安他。

  “见,为什么不见,带他们来府衙见我。”

  出去迎接?刘宏来了他都不考虑,更何况只是信使。

  “喏。”

  尤阚可不会去想这合不合适,赵泰架子大不大的问题,反正赵泰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废话。

  一般接圣旨除了密旨外,都得礼数做足,最起码在门外接旨是规矩。

  像赵泰这种大马金刀的坐在府衙里,让宣旨的人到他面前的行为,说句藐视皇权,藐视朝廷都没问题。

  可那又怎样,又不是赵泰让他们来的。

  诏安?赵泰可没求着朝廷诏安。

  他能吩咐侍女准备宴席,用来招待这些朝廷使者就不错了,这就是他能给的最大礼数。

  而且他猜测朝廷来诏安,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就像他说的,一次打残,那以后除了意外情况,朝廷就再也派不出兵来讨伐他。

  “这么重要的场合,却没有各种人才在旁跟我见证,搞得像光杆司令一样。”

  面对着空荡荡,只有亲卫在旁的府衙大厅,赵泰忍不住吐槽。

  索性也没让他等多久,齐周,夏侯兰,还有周平先一步进入厅中,后面就是朝廷来的使节团。

  排场很足,特别是走在最前方的小黄门,也就是朝廷的中级太监,正在不住的左顾右盼。

  那满眼嫌弃的表情,像是在说这府衙的简陋。

  也的确简陋,雒阳肯定是小地方的府衙不能比。

  “谁是赵泰,赵定安呐,咱家带有朝廷圣旨,怎的不见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