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8章 极致酸甜(求订阅)_力气太大只能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早,刘青山就跟父亲商量着如何兵分两路,如何缩短扫墓的时间。

  “我去近的,你去远的。”刘远河说道,“你年轻,力气大,你去远的比较合适,我老了,腿脚没那么利索,我就在近处扫墓。”

  “你想得可真美。”刘青山当然不同意老爸的说法,“今天应该先一起去给我爷爷扫墓,剩下的,之后再说。”

  刘远河想了想,心中暗道,反正不管怎样,远的都是要这小子去,要是他非得跟着一起先去把近处的墓地扫了,那更好了,这样一来,我反而更轻松呢。

  刘远河没反驳,算是默许了。

  两父子吃了早饭,便开始准备扫墓所需的东西。

  因为要走山道,自然不能像是去给庙里的神仙供奉食物那样提个篮子去。

  这竹篮子得换成蛇皮袋或者手提袋。

  扫墓需要的东西无非就是供奉的食物:昨天做的叶包糍、油冒糍,还有今天早上现杀的土鸡一只,猪肉几块,美酒几两,米饭若干,以及水果点心一些。

  另外还有一些仙立香、纸钱、鞭炮、蜡烛什么的。

  本地扫墓还流行往墓前扦插四季青,所以枝叶翠绿的四季青也需要准备一些。

  所谓四季青,其实是就是黄杨,具体品种不详,大约是雀舌差不多的品种。

  刘青山对黄杨的品种还不是太熟悉,只知道这山民们人口相传的四季青,学名就是黄杨。

  山里的山民们家家户户都有一些黄杨种着。

  其目的自然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每年清明时节可以采撷一些黄杨枝条带到山中的墓地里扦插,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先祖的哀思。

  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家族可以像四季常青的黄杨一般永流传。

  总之,黄杨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清明扫墓活动中是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

  准备好这些东西之后,刘青山扛起锄头,刘远河就背起砍柴刀,父子两人各自拎着一些东西,便开车前往外村。

  爷爷的墓地选址比较近,就在外村村道边的山腰上。

  刘青山开着皮卡车到了外村之后,就跟着老爸一前一后的往山中墓地走去。

  这墓地的地址虽然近,但走起路来,也需要一些时间,普通人的脚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为了迎合老爸,刘青山自然不能走太快,只能走走停停,并时不时的采摘一些路边的美味蓬蔂品尝。

  见儿子对这些路边的小野果爱不释手,刘远河就说了:“这些泡有什么好吃的?”

  泡,即蓬蔂别称‘三月泡’的简称。

  “那你说什么好吃。”刘青山吃着新鲜美味的野果,本不想搭理这个没话找话说的老爸,但想着今天难得一起踏青,就还是顺着老爸的意愿反问了一句。

  “嘿嘿,现在清明了,当然要吃鸭卵果嘛。”刘远河好不得意的说道。

  鸭卵果。

  这名字有些粗俗,不过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