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栀子(求订阅)_力气太大只能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也没错。按理来说,是咱们不停的开荒,霸占了野猪生活的地方,所以野猪才会下山进村里找吃的。所以,说到底,是咱们有错在先。”刘青山解释道,“当时,谭老头去追母猪,我打公猪。谭老头追着母猪,最后发现那头母猪竟然还有一群小猪仔,所以,最后就放弃了打野猪的想法。”

  “哦,原来是这样。”听到儿子说山里的那头母猪还有一窝小猪仔,吴翠梅也跟着心生怜悯,“既然这样,那还是不要打比较好,虽然野猪破坏了咱们家的菜园子着实可恨,可菜园子没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现在又没了。”

  “哈哈,妈,你可真豁达。”刘青山笑道,“这样一来,野猪肉可就没有了。”

  “没有就没有呗,明天一早,让你爸去买。”

  “啊?关我什么事啊?”刘远河没想到自己躺着也能中枪,“我没钱。”

  “没钱也得买。”吴翠梅不给他争辩的机会,“你要是去买猪肉回来,手机我就给回你,你要是不去买的话,那手机你就别想了。”

  这,这太过分了!居然拿手机做要挟。

  “那我去买猪肉了,他干嘛去啊?”刘远河指着儿子问道。

  吴翠梅想了想,说道:“青山,明天一早,你进山去帮我摘些野栀子回来,咱们做金色的大肚粑。”

  “野栀子吗?”刘青山吞了吞口水,一脸灿烂,“哈哈,没问题,没问题,妈,你要多少,我就给你摘多少。”

  如果用野栀子做天然染料,白色的糯米粉会被染成金黄色不说,而且还会带有一股天然的香氛,吃起来格外可口。

  咕咕~

  “哈哈,用不了多少,敲你这样子,是不是等不及要吃大肚粑了?”吴翠梅乐道,“明天你摘了野栀子之后,再顺道去果园里摘些柚子叶回来。”

  “没问题,这些事情包在我身上。”刘青山拍着胸脯道。

  为了早点吃上可口的大肚粑,一大早,天才微微亮,刘青山就带着布袋子就进山去了。

  因为明天就是冬至了,所以今天家里要做的事情可能会有些多,因此,要早去早回,回到家里之后,还得要忙活别的事情。

  栀子的花期在端午节前后,每年的梅雨季节一来,栀子花就会潜藏在细密的绿枝嫩叶中,无声无息的绽放,给周围弥漫上一片浓郁的清香。所以,现在是看不到洁白胜雪的栀子花的。

  宋代才女朱淑真在《水栀子》诗中咏吟道:“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清香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明代李东阳也有《栀子花》诗云:“抽白媲黄总称才,谁遗山栀入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已,杜陵吟罢不曾开。”

  文人多雅趣,栀子花既是他们清婉而美丽的诗意物象,更是他们心灵深处的精神寄托。

  但是,对于没有什么文化的山民而言,栀子只能是食物,是天然染料,是药材。

  栀子属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目茜草科栀子属。它的叶片虽然没有葛麻姆的叶片宽大,却要比豆腐柴的叶片大一些。而且,它的叶片厚实油亮,比朱砂根的叶子要肥一点。

  栀子为四季常绿灌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但是,不耐严寒。

  它的花色为白色,比雪还白的白。有时候走在山里,远远的就能看到那一树清香的白花。

  除去花色洁白美丽馥郁芬芳之外,栀子的果实还能当天然的染料。

  据说在秦汉以前栀子是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因为栀子的果实中含有酮物质栀子黄素,还有藏红花素等,用于染黄的物质为藏红花酸。

  《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

  这说明在当时用来染最高级服装的染料就是栀子。

  古代人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要想得深黄色,就增加染料中醋的用量。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把染织物染成鲜艳的黄色,工艺十分简单。汉马王堆出土的黄色染织品就是以栀子染色获得的。但栀子染黄的耐日晒能力较差,因此从宋朝之后部分染黄又被槐花取代。

  当然,就算栀子染织物的工艺十分简单,但是,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中显然已经用不到这种简单的技艺。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